发明简体字是谁提的头?最后定稿的简体字是几几年定稿?

如题所述

1、汉字的简化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过程。整个汉字发展的历史启示就逐步简化便于书写的过程。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是从太平天国时期开始的,不过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汉字简化运动也停止了。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此后,整个民国时期,不少学者都投入了汉字简化工作,但因为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所以成效不大,也没有在全国推广。后来,汉字简化运动又被赋予了政治色彩,更加无法开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汉字简化运动的成效显著,主要领导人是中共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建国后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是,直到1950年7月,吴玉章在全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直到此时,简体字的研究和选定工作才真正开始。

2、1964年国务院又公告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1754字,共2236字,这就是今天通行大陆的简体字。
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随即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即二简方案)的草案。
1986年由国务院废止二简方案。同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组成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时发表《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一致表示: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应当保持稳定,以利应用。至此,大陆汉字简化运动暂告一段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3
乔木(1912—1992),原名胡鼎新,江苏盐城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攻文史之学。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关心文字改革问题。1940年11月在延安与林伯渠、吴玉章等99人联名发起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1949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胡乔木被选为理事,后来又被选为常务理事会副主席和方案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2月5日,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下正式设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胡乔木为委员并被推定为拼音方案组成员。从此,中央人民政府有了主管文字改革工作的正式机构。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党和政府的新闻出版工作领导人,胡乔木同志在文革前后26年中,积极领导并亲身参与、努力推动了文字改革
1954年底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于1955年2月公布于人民日报上,7月,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由董必武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该会成员。同年10月,草案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得到大多数委员的认可。
第2个回答  2013-05-03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