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属国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藩属国是指在宗藩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

藩属国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政治形式,是指在宗藩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周朝时,周王实行分封制,赋予王室贵族以及功臣“诸侯”的名号,让他们治理周王朝的土地。而这些诸侯管理的国家,如秦国、赵国、齐国等,就是藩属国。

这些诸侯有在土地上独立发展的权力,可以适应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政策等。当然,他们也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域、为周作战、纳税交贡、朝见天子五大义务。后来,中原王朝便把“藩属国”的概念引入到外交体系上去。这时“藩属国”不只是中原内的侯国,而是广涉海外了。这时藩属国有了内外之分。

到了清朝,外藩属国数量变得不少。《大清一统志》便曰“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可以看出来,清朝时中国与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藩属关系。这些藩属国可以维持自己的主权,但要向清朝称臣,接受清朝封号,还要对清朝起屏障作用。而朝鲜、缅甸等藩属国,还要定期遣使来华,向清朝皇帝述职纳贡。当然,清朝皇帝也会给藩属国一些赏赐,保持双边的一种互动。

藩属国的形式

藩属国其形式可分多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前夕,除半殖民地形式如波斯、中国、罗马、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2年)等外,阿根廷和葡萄牙是附属国的另一种形式。当时的阿根廷共和国,在金融上完全依赖于英国,以致有的经济学家把它看成是英国的商业殖民地。

葡萄牙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从18世纪初期开始,就处于英国保护之下。英国为了巩固它在反对西班牙和法国斗争中的阵地,保护了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英国以此换得了商业上的利益,换得了向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输出商品尤其是输出资本的优惠条件,还换得了利用葡萄牙的港湾、岛屿、海底电缆等等的便利。

这种小国依赖于大国的关系,一向是存在的,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后,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藩属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