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性格怎么样?

如题所述

一,山东人的老乡观念特别强。山东有句话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个本来萍水相逢的人,只要一说是老乡,就会顿时去掉戒心,无话不谈。去年11月去广州,在回来的路上,就因为一句乡音,就跟在济南做化妆品一位美女聊了一路,回来以后又约时间请我吃过一次饭(吃饭时候我才知道她原来是济南惠春堂的董事长)。因此,跟山东人打交道,设法扯上老乡关系,或者通过老乡引荐,往往会收到很特殊的效果。
二,无论多大的官,无论多有钱,每到年底,在外的山东人都会想办法赶回老家,就好象不回家过年,是一件天大的遗憾。这一点,胶东半岛的人尤甚;
三,山东话分济南话和胶东话2大分支。山东17个地市,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方言,由2大分支衍生。而且,每个地市的每个县,甚至每个县的不同乡镇,方言都有明显的区别。山东话很土,土得掉渣。胶东话比济南话土。这也说明山东人忠厚 。大多数山东人很难改掉自己的方言,这种对方言的迷恋,反应出山东人浓厚的乡土情结。对很多山东人来说,讲普通话是一件很别扭同时也是非常可笑的事儿。因此,除非是职业要求,一般山东人很难割舍自己的家乡话。
山东人的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忠诚度比较高。山东尽管北有黄河天险,南有泰山天然屏障,又近中原之地,沃野千里,人口众多,扼守南北要冲,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但是,翻看历史可以发现,古来的帝王中没有一个是山东人。即使水泊梁山的草寇宋江,也只敢说是替天行道,日夜梦想的就是杀人放火引起朝廷重视以后被招安。这种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渗透到了山东人的骨子里和血液中。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一代又一代山东人不变的追求。追问

请问你这是手写么

追答

我就有几个山东籍的同事和朋友,正好符合以上的性格。
所以呢!别问我是不是手写的,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3
梁山一百单八将,七成好汉在山东。读过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人,脑海里必定会存有山东人豪爽、侠义的定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跨马携剑走江湖,快意恩仇,这种脱离了一切繁文缛节的生活理念,为多少现代人所仰慕。岂不知,山东不仅是好汉辈出的地方,还是古代军事家孙武、孙膑的故乡,拥有孔孟二圣的礼仪之邦。真正解读山东人的性格,绝非一个“义”字便能了得。

山东是一个文化大省,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孔孟,二孙,还有鲁班、墨子、扁鹊等各个流派的创始人,晋朝王羲之父子、颜真卿的书法自成一体,宋朝一代词宗李清照首开婉约派之先河,辛弃疾的词,磅礴大气,壮怀激烈,并同样以豪放擅长的苏东坡并列苏辛。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地位同样尊崇。历史,对山东人性格的造就不可忽视。

山东人忠义。这点是毋庸质疑的。不提历史,但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就有多少山东父老,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战,前赴后继,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国门内外。忠义二字构筑了山东人生生不息的本质,厚厚地渗透沉淀在山东人的心灵深处,一旦他们认准了值得为之忠心耿耿的事或人,就会忠诚有加,不会有丝毫懈怠。

山东人实在。这是很多与山东有过接触的外地朋友常说的一句话。山东梆子、山东快书、吕剧等地方曲目无不体现出这一点,语言通俗,质朴爽快。山东齐鲁台的一些电视节目譬如《拉呱》、《有一说一》,收视率节节攀升,也是因为这些节目更贴近山东的社会底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符合山东人的性格,说白了,还是那句话,实在,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山东人尊礼。礼是礼节的礼。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是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的这四句诗是对山东人热情好客的最真实写照。

山东人守诺。一言既出,言重九鼎。言而无信,两面三刀的小人是为山东人所不耻的,俗语曰:不可交。这是山东人的原则,可以被欺骗,但决不会有第二次。

山东人重情。亲情,讲究忠孝两全,尊老爱幼;爱情,大多选择从一而终,不离不弃;友情,更是可以两肋插刀,同患难,共生死。

还有,诸如吃苦耐劳,善良正直,谦逊仁厚等等,几乎所有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都可以山东人身上找到影子。

如此说来,山东人的性格岂不趋于完美。其实不然,忠义需选对方向,实在极易遭人暗算,尊礼可能墨守陈规,守诺必然欠缺变通,重情容易感情用事。需知,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性格依然,这是新时代的山东人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
第2个回答  2019-07-29
好相处 大大咧咧 脾气暴躁
第3个回答  2017-01-01
现在商品经济年代,北方人普遍学的狡猾了,山东人也一样,把豪爽作为一种幌子。山东人脾气很大,口头禅“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我们是很豪爽的”,他(她)就是嘴巴豪爽,你必须要不停地对他(她)豪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