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各位,"大中至正,其介入石"出处是?

“大中至正”是大公无私,那“其介入石”是什么意思?还要出处啊,谢谢啦!
自己找到的,给答题的同志们补充一下。“大中至正,其介如石”也就是蒋介石的名、字来源,(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

以下内容出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680564.html
蒋先生的名字来自《易经》。《易经》其中有一卦叫“豫”卦,其卦辞为“利建候行师”即有利于建国封候和行军作战的意思。
根据《彖传》“一刚应五柔而志于上行,顺理而运动”。豫卦的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彖》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这爻辞彖辞的意思是:心志操守,坚如磐石,不终日沉迷于享乐,是最吉利的。原因是因为能居中得正。蒋先生的名字采用这一卦的美好意境,再配上势中最有利的六二爻辞。名叫介石,字中正。
他在临终前,曾深有体会地道出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是非审之于己,毁誉任之于人,得失取之于数。”他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复杂万千,全凭自己去慎思辨别,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思维决定自己走的路:那些是应该做的事,那些是不应该做的。经过自己独立思维决定去干了以后,社会上必然有人赞扬,也会有人毁谤讥骂。对此,自己要泰然处之,任人评论。至于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只能取决于数(术数,命运,自然规律)。

“大中至正”一词,出自明·王守仁(阳明)《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意思是:不知道先生在这居住,待在这里养生修性,精通于这一个,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看待事情都是中立的态度。

“其介如石”一词,出自《易》,大中至正,唯中才能得其正。做人要不偏不倚,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做人不偏不倚,就是不要对人有成见,看人要持中,公允,不要因人废言。

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就是不要预设立场,多听他人意见,多考虑他人立场,不固执,不偏执。这样,自身才能正,才能不为小事、琐事烦恼,才能生活愉快幸福,才能服人。



扩展资料: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

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习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大中至正”一词,出自明·王守仁(阳明)《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其介如石”一词,出自《易》,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本义》注云:“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于豫而独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其德安静而坚确,故其思虑明审,不俟终日而见凡事之几微也。”

大中至正,唯中才能得其正。做人要不偏不倚,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做人不偏不倚,就是不要对人有成见,看人要持中,公允,不要因人废言。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就是不要预设立场,多听他人意见,多考虑他人立场,不固执,不偏执。这样,自身才能正,才能不为小事、琐事烦恼,才能生活愉快幸福,才能服人。

其介如石,介者耿介。始终觉得,知识分子应该有操守,应该有匡正天下的道德观念。在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上,诱惑、歧路实在是太多,自己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己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孤傲,也不随波逐流,在触及到自己的原则的时候,应该不随流俗,耿介如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4-08
写蒋介石的,他字中正。题在台湾中正公园
第3个回答  2008-04-08
蒋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