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王阳明核心思想之一的知行合一,提出于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也就是龙场悟道的第二年。

从知行观的发展历程来看,宋明时期众多的理学家所提倡的是知先行后,尤其在那个朱熹理学独步天下的环境中,世人所做的学问往往在于求知——见闻之知,在于格物穷理,穷万事万物之理,却忽略了践行。导致儒家正统学问支离,以科举为目的,倡导辞章、训诂,在此大环境中又有佛老盛行,以养生之学求道,以脱离轮回求佛,世人对于儒家求圣之学渐行渐远。

虽然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也是一种穷通外理已至于宇宙真理的哲学途径,暂且不论对错,但是当时的儒学子弟大多仅仅只是把朱熹学说做为考取功名的必要学问。就像我们现在学校里学习的数学物理一样,大多数人只是以答题为目的,甚至很多学校以题海战术,押题等方式去提高升学率,很少会有人深入的去探究此中缘由,虽然学到的知识很多,却越来越偏离生而为人,为何为人的真谛。

王阳明受娄亮的影响,也曾探究过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他的探究并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切实的跟伙伴去格竹子。现在我们很多人看到王阳明格竹子一个礼拜最后格的晕倒可能会觉得很好笑,会很不理解的觉得这人怎么这么傻,就像当时很多人嘲讽王阳明的学说一样。

世人皆醉我独醒,曾几何时,深入忘我的探究一门学问成了众人的笑柄了?这是王阳明的问题,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知行合一的理念其实自古皆有,《易经》中就有“知至至之”的说法,只是后来世人慢慢的淡忘了,要么只注重求知而不去实践检验,要么只注重实践而不去思索探求。王阳明用简捷通俗的话语来重提此话题,用意在于倡导世人知行并进,教导世人注重践行,事上磨练。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传习录》中有四段总结。

一, 知行本体 。

王阳明用《大学》里“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形容知行本体关系。看到美色(并非指现代女色之意)是知,喜欢美色就是行,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并非在看到后美色后又起个念头去好,在闻到恶臭后又起个念头去恶。这种自然的如好好色的反应就是知行本体互相联系,并无私欲阻隔。

想更好的理解知行本体关系,得从王阳明的“心即理”来说。在王阳明之前,世儒往往把心与理分为二,就算是同样提出“心即理”的陆九渊也仅仅只是把理中的德性部分与心合一,但是完整的理还是与心为二的。王阳明从整体上把心与理合为了一,心中有求知的认知,就自然会有证知的行动。知与行都在我们的完整的心里,不必外求。

二,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为行,真知相对于假知,例如很多人觉得自己是知道读书对自己有用的,但是这个知是真知还是假知呢?当看行为。虽说读书有用,但不去行,就是假知。如说读书有用,确实也每天用功去读,就是真知。一念真知就会行,如果不能行那就多问问自己是真的意识到了吗?

很多人说会一句话,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啊,但是我做不到。那么这个懂是真懂吗?往往我们做不到,并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到,只是考虑到外界的影响,担心、恐惧、忧虑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这些都是良知被私欲遮蔽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懂得。

三,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这是就知行的具体运行而言,从动态上解释了知和行的互相关联互相包容的特性。意识属于知,一个行为中包含了意识的发起,也就是行为的开始阶段。另外同理,行为是意识发起后的具体实践结果,也就是知的终点。所以互相包容,也就是知行合一。

人们往往把这句话认为是先知后行,认为是把知行分为二了,如果真的理解了知行合一的真谛,理解了王阳明为何提出知行合一,那么知和行为一或者为二又有何所谓。知作为始,行做为成,行百步半于九十,没有行的知就等于零,没有知的行也只是漫无目的的漂泊。

四,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打个比方,一辆电瓶车没电了,首先你得知道怎么给车充电,你才能去给车充电。但是如果你虽然知道怎么充电,你还得去具体按照步骤去实践下功夫才行,如果只是明白却不去用功也是一种假知。所以说知是主意,行是功夫。主意当与功夫结合,方是正道。

知行合一的思维,用一张螺旋式上升的图来理解可能会更加直观。知和行就像是这张图上的无数个点,无论是哪一个点,都是在这根螺旋线上,也就是知行本一。在螺旋线上随意找出一段,当我们真知了,下一步自然而然就知道该往何处去走,真知即为方向。在某一段中,知做为起点,行作为终点,不断的反复践行,不断地自我成长上升。在这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知这个主意也在不断的成长,自然能行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人生也就像这螺旋上升的曲线,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在知行过程中完善自我,以至于至善境界,以至于圣人。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