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五翻译与赏析

如题所述

【《从军行七首·其五》全文翻译】:

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


【《从军行七首·其五》赏析】:

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

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唐代〕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词句注释】: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创作背景】: 

本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五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表达主题】:

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名家点评】:

    唐汝询《唐诗解》:江宁《从军》诸首,大都戍卒旅情,独此有献凯意。亦乐府所不可少。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战捷凯歌之词。末即歼厥巨魁之意,谓大寇既擒,馀不足论矣。横逸之气,壮烈之志,合并而出。旲山民曰:健。陆士鈨曰:跌宕。

    朱宝莹《诗式》:首句大漠之乡,风尘迷霾,日色欲昏,盖已近暮天。先写塞外情境,此为凌空盘旋起法。二句言风起尘扬,红旗难以全张,故半卷也。出辕门,出战也。前军所指,连夜接战,地在洮河以北,先已擒得吐谷浑。曰“前军”,则全军尚未齐至。曰“已报”,有不待全军至而己获胜者。“夜”字应上“昏”字,“已报”应上“前军”二字。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诗总结前数章,故言扫老上之庭,饮黄龙之府,以告武成。为塞下曲之凄调悲歌别开面目也。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第四首(指其五)但写边军战胜之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8

【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唐代〕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

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


【注释】: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赏析】:

  王昌龄前四首《从军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唐代戍卒守卫边境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烽火城西百尺楼》、《琵琶起舞换新声》重在表现征人的思乡之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则由乡思转而写征人们的战斗热情和必胜的信心,而这一首《大漠风尘日色昏》从感情上说则更为热烈,战斗的场面直写至捷报传来,征人们情绪高昂,充满着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两句渲染了战斗环境的艰苦和临战气氛。漫无边际的广漠,狂风怒吹,天昏地暗,太阳为之失色。“日色昏”的“昏”字,不仅状出征时风沙飞扬,天昏地暗之“昏”,且状战前萧条、悲凉之气氛。“红旗半卷出辕门”一句是动态的描写。“红旗半卷”点明军事行动,士兵们在旗帜前导下,衔枚疾行,义无反顾。前句悲凉,这句悲壮,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从诗歌的形象讲,在黄沙飞舞之中,突现一角红旗和一队铠甲鲜明的战士,色彩何等奇丽,直似一幅高手描摹的大漠行军图!


  按通常而论,接下去的三、四两句应写唐兵与入侵的敌军的交战场面。“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在《国殇》中描绘的战士为国而抛尸沙场的场面是十分感人的。但是王昌龄没有这样写,他奇思逸想,一反常规,在行军中忽然传来前锋部队已生擒敌酋的消息。(吐谷浑读如tu yu hun,为古部族名,属鲜卑族,这里借指敌军首领)这情节的发展似乎有点突然,但是从前二句将士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来看,这又并不意外。读诗至此,我们似可眼见亲闻唐军士兵们的欢呼雀跃的情景。这是胜利的欢歌,是正义战争取得胜利的欢声笑语,也是盛唐国力强盛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画面和感情上的大起大落,反映了王昌龄在创作绝句上的巧妙构思。一首绝句仅短短四行,能将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王昌龄确称得上是七绝的圣手!



【创作背景】:



  本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五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第2个回答  2022-08-17

《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五

作者:王昌龄 〔唐代〕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翻译如下: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写唐军前后齐出,夜战歼敌的过程,颂扬了唐军所向无敌的声威。首句写景。“大漠风尘”遮天蔽日,故白昼“昏”暗,这雄浑苍茫之景,既展示出战场恶劣的气候,又衬托出军情的紧急。第二句写人。在这飞沙走石的天气里,唐军不畏风沙之烈,挥师疾进。“红旗半卷”,状风沙肆虐,四面横吹,致使旗难全张,形象十分生动。诗思之奇在第三句的突转,诗人放下顶风疾进之旅不说,一下跳跃到传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战斗捷报,结果干净利落,出人意料。至此乃知前两句所写为后出之增援部队,诗人正面写增援部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乃为“前军夜战”“生擒”敌首张目,三、四句写“前军”虽是侧面着笔,但有前两句后军形象的烘托,表现出了“前军”高昂的士气,战斗的激烈和决战决胜的勇猛。将一场大战压缩到一首绝句之中,写得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摇曳多姿,如此含蕴深厚,真不愧为“千秋绝调”。

注释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作品出处:《全唐诗》

创作背景

本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五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第3个回答  2022-08-15

从军行(其五)是王昌龄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它侧面烘托、虚实相生的笔法。诗歌所写的是唐军与敌人进行的一次激烈夜战。

从军行其五翻译

大漠中狂风怒吼,尘沙顿起,天色黯淡。一支队伍半卷着红旗出了营门,向敌营进军。此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北的夜战中生擒敌首,取得大胜。


原文

从军行(其五)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① 。

【注释】

①吐谷浑:古部落名,唐代曾长期入侵西北地区,此处指敌军首领。


【鉴赏】

这是王昌龄《从军行》系列诗中的第五首。本诗不是通过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细节,从侧面展开描写表现戍边战士获悉夜战胜利的消息后的欣喜,彰显了唐代军事力量的强大,歌颂了精兵强将奋勇杀敌的逼人气势,同时又给人想象的空间,不愧为边塞诗的力作。

前两句写边境环境的糟糕及后方部队的支援。“大漠风尘日色昏”并非指天色已晚,而是指滚滚风沙遮盖了天日,指出了军事条件的不利。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均为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于青海东部和河西走廊形成一个大收缩口,风力强劲,狂风一起便是黄沙蔽日。因而“大漠风尘”后紧接“日色昏”,边疆之状况得以充分显现。“红旗半卷出辕门”写出后方支援之快、气氛之压抑。支援部队半卷红旗,挺出辕门,快步行进,一场近身肉搏战已是一触即发。

后方支援尚未到达,前方夜战得胜的消息便已传来,生擒敌首是何等的大快人心,令人振奋。情节急转直下却又合情合理,“已”字道尽了全军上下的欣喜之情。

不同于其他诗对战争的表述,全诗没有对战场搏杀的惨烈描述,仅仅从侧面勾勒便好似让人有亲临战场之感,又有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的写作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写作背景

盛唐时,汉民族与四方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通有无,交流广泛。然而也存在着毋庸讳言的矛盾。当时,东北的契丹、北方的突厥、回纥及西面的吐蕃等游牧民族,凭恃"兵锐马多"、"习于武事",时而伺隙掳掠边庭,而唐王朝为保护边境或开拓疆土,也常常东征西讨。因此,自武则天临朝秉政到李隆基开元、天宝年间,边境线上烽火时起,战事不断。盛唐边塞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军威四震,培养了文人积极用世的社会风尚。他们看不起白首穷经的书生,也不愿做沽名钓誉的隐士,而希望建功立业,流芳后世,认为"功名只向马上取"(岑参诗),"勋业在临洮"(高适诗),"封侯取一战"(王昌龄诗),把边塞看作是成就功业的理想场所而热情向往。王昌龄在中进士前后,也曾亲临西北边塞,他的许多边塞诗,即写于那时。这首<从军行)亦为其中之一。

层次结构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唐军出战时的危迫景象,后两句写唐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前后两层之间转接陡峭,出人意料;但有唐军之英武威猛为内在枢纽,又合乎情理。构思新奇别致。

内容述评

此诗描写了在狂风疾卷,沙飞石走的恶劣气候下,唐军顶风披沙、戎装疾进的情景,并以虚实相生的笔调,颂扬了这次出击取得的辉煌战果。尽管作者只是撷取了边塞战事的一个小小片断,但却写出了唐军的旺盛士气和强大威力。字里行间,洋溢着鼓舞人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籍贯有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和太原两说。自幼家境贫寒,靠农耕以自足,开元十五年(727)方得以进士及第。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博学,超绝群伦,调汜水尉,后获罪被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北归,于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并结识李白,后离京返长安任江宁丞。后因被谤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中,亳州刺史闾丘晓因忌才将其杀害。其七绝诗尤为出色,于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后人推崇,被冠以“七绝圣手”之称号,更得“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8-14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唐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


注释: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赏析:

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

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创作背景:本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五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