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染色体是X型的人的体细胞,X染色体是巴氏小体吗

如题所述

性染色体是X型的人的体细胞,X染色体是巴氏小体吗?

首先,你的问题有错误。
性染色体是染色体的一种,染色体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系的染色体。
细胞则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当然病毒等生命体没有细胞结构是比较特殊的。

人类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44条(22对),性染色体2条即X和Y染色体。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分别获得自父亲和母亲,但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条X染色体会发生异染色质化而导致其失活,但上面的基因也并非完全不表达,有些还是有活性的。具体哪条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母亲),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父亲)。
巴氏小体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异染色质化、失活的X染色体。
X染色体失活是由失活中心的基因Xist调控的。
http://spot.colorado.edu/~strauswm/tech/xist_function.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8
楼上两位解释的十分全面,但好像都没有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啊.

性染色体是X型的人(性腺发育不良)的体细胞,X染色体不是巴氏小体.这样的病人没有巴氏小体.

因为正常的女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个巴氏小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4-08
在真核生物中和性别相关的染色体,如X, Y.这些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起重要作用。

1.性染色体为决定个体雌雄性别的染色体,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是以X和Y标示,X染色体较大,携带的遗传信息多于Y染色体。

2.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总数23对染色体的其中一对组成,拥有二个X染色体(XX)的个体是女性,拥有X和Y染色体各一个(XY)的个体是男性。

3.某些疾病是与性染色体的数目异常有关,包括特纳氏症候群(X)和克兰费尔特氏症候群(XXY)。

4.仅由出现于X染色体的基因来控制遗传性状(例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称为性联遗传。性联遗传在男性的出现频率多于女性,因为男性遗传了X染色体上隐性的性联遗传基因,Y染色体缺乏对应的等位基因来抵消其作用。

在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雌性个体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来表示;雄性个体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来表示。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雄性个体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相等;雌性个体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因为两种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因而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受精卵:含XX性染色体的受精卵和含XY性染色体的受精卵。前者将发育为雌性个体,后者将发育为雄性个体。

巴氏小体(Barr body)

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又称X小体,通常位于间期核膜边缘。1949年,美国学者巴尔(M.L.Barr)等发现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深染的小体而雄猫却没有。在人类,男性细胞核中很少或根本没有巴氏小体,而女性则有1个。以后研究表明,巴氏小体就是性染色体异固缩(细胞分裂周期中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的结果。英国学者莱昂(M.F.Lyon)认为,这种异固缩的X染色体(巴氏小体)缺乏遗传活性,提出“莱昂氏假说”,其内容主要是:(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容色体之一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2)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3)失活现象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一旦出现则从这一细胞分裂增殖而成的体细胞克隆中失活的都是同一来源的染色体。巴氏小体的数目及形态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知,如可从人的口腔内刮取少许上皮细胞或取头发的发根,经染色处理后即可看到。巴氏小体直径约1微米,位于细胞核周缘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内。通过巴氏小体检查可确定胎儿性别和查出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克氏(Klinefelter′s)综合征患者外貌为男性,但有一个巴氏小体,可判定患者的核型是47,XXY;而外表为女性的特纳氏(Turner's)综合征患者却无巴氏小体,故判断患者的核型是45,XO。其他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XXY、XXYY有1个巴氏小体,而XXX、XXXY有2个巴氏小体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