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名的有趣故事

如题所述

1、苏州街

清朝的乾隆皇帝喜好外出巡防,有一次他带着自己的母亲一起去了。此行是去苏州,这也是皇太后第一次游访江南,大开眼界。回到皇宫后仍然对江南的美丽风景念念不忘,但由于年事已高,不能经常出游。

乾隆皇帝事母至孝,于是决定将从万寿寺一直到海淀镇的沿线大兴土木,建成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苏式商业街,俗称苏州街。

这条街道不仅修建得像苏州的街道,而且里面的买卖人也是乾隆皇帝从姑苏城中挑选出来的,可谓原汁原味。很可惜的是,这条街道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的时候被焚毁,此后就名存实亡了。

2、石浦的由来

据现有资料考查,石浦成镇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从前,石浦不叫石浦,叫宋里。原来,宋里镇上出了一个状元叫卫泾。卫泾小的时候是在宋里镇上的一家叫友顺堂的私塾里读书的。卫泾一考上状元,乡里的豪富士绅纷纷上门拜见,送礼贺喜,谁知卫泾谁都不见。

大家眼见马屁拍不上,这些人急得团团转,其中有一个机灵的乡绅向卫泾身边的师爷打听,如何才能讨好卫泾状元?师爷说:“卫老爷曾经说过他小时候在友顺堂里读书,友顺堂的老师有恩于他,但是老师已故,无以为报,他想在这儿建一座衣冠冢,以表示勿忘之心。还说衣冠冢最好选用太湖之石叠成像小山一样。” 

当地士绅得到了这一消息后,欢喜得不得了,立即把友顺堂对面的小石桥改名为状元桥,并纷纷出资疏通大华浦,安排了大批船队,日夜赶装太湖石,大华浦顿时一片繁忙景象。卫状元见此情景,高兴得哈哈大笑,连声说:“这地方分明是运石之浦。”从此,大家开始称宋里镇为石浦镇。 

3、大生里

“大生里”得名于鸿山下的一种大柽柳。据了解,清末厦门的轻微案犯都被罚到鸿山下的镇南关外种树,久而久之,这里树木繁茂,其中有一种大柽柳谐音“大生”,于是这一带就叫“大生里”。

4、曾姑娘巷

在思明区自大同路至思明北路、局口街,因曾姑娘祠得名,是封建时代的贞女。相传曾姑娘因常劝丈夫走正道,丈夫恼怒趁酒意杀死了曾姑娘,邻居悼念曾姑娘,后来建了小祠供奉,所在地因此命名“曾姑娘巷”。

5、五棵松

清代时,此处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围有五棵高大的古松。当时的人们去往北京的西部十分不便,且常有土匪打劫,于是行人们就相约在五棵松树下碰头,然后结伴而行,五棵松这个地名于是从此叫开了。

后来1965年国家修建地铁,由于技术问题,使得这五棵松树相继死掉,为了纪念这个地名的历史意义,在此处补种了五棵松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