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文忠公
介绍作者喜欢苏东坡的理由,一是由于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照人,就犹如他蘸笔挥毫是在顷刻之前一样。二是苏东坡的生活资料较为完全,远非其他中国诗人可比。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
2、第二章 眉山
介绍苏东坡的故乡——眉山,是个舒适的住家城市。苏东坡和爸爸苏洵、弟弟苏辙共称三苏,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父亲苏洵天性沉默寡言,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而能文名大噪。当年的四川居民都耽溺于论争和雄辩的文章,因为这种理由眉州人有“难治”之称。
3、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
苏轼八岁到十岁之间父亲进京赶考,落第后去往江淮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苏轼六岁入学,在学习之余还有许多其他爱好,经常和弟弟去村里赶集。苏轼对于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家庭氛围也适合他们的学习。
4、第四章 应试
苏轼十八岁由父母安排娶了王弗为妻,弟弟苏辙次年成亲后,父子三人进京赶考。三苏得到了欧阳修的热情款待,在科举考试中三人都以优等得中。而苏轼的宦途正要开始之时,却得到母亲病故的消息。三苏回到眉山举办丧礼。居丧期满,三人再度启程入京。
苏轼的成就
1、文学成就
在诗歌方面,苏轼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之诗现存四千首,内容丰富,风格多变,多以豪放派为主,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为宋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方向。
从词作方面来看。苏轼与豪放派另一代表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开豪放派之先河,是宋代词作革新的代表。
2、艺术成就
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等。
苏轼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故有"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后》)之句。苏轼画真迹,见于文献记载者不及十帧,传世更少,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