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发出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这一规定可以规避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长沙一对夫妻离婚后,七岁小女孩归母亲抚养。母亲再婚,没有尽到养育职责,让小女孩半个月没去学校上学。女孩父亲知情后,花钱请保姆,让女孩和保姆一起生活。2022年1月6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对这对离异夫妻下达《家庭教育令》,责令监护人母亲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和女孩同吃同住,每周和学校老师沟通一次,密切关注女孩身心成长。如果监护人违反裁定,视情节轻重,对监护人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自《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 正式实施后,这是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这一规定可以规避只生不养、只养不教、教养不当的问题:

1、只生不养:我们见过太多的离异夫妻,感情好时积极造小人儿,离异后,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就剩下孩子自己,好像多余的。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成为问题少年,早早辍学,流落社会,成为离异家庭的受害者。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再有只管生,不管养的父母,情节轻的,训诫或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拘留或者刑事处罚。

2、只养不教:只养不教的问题在现在社会很常见,一些父母认为,我给你吃,我给你穿,我送你去最好的学校学习,我给你高价请保姆照顾你。我做到了父母应该做的一切,你不成才,那完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十分错误,孩子是一个未成熟的人,他们不但需要生理上的满足,还需要心理上和情感的陪伴和教育。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具备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情心、同理心,和良好的性格,生理、心理和情感三大营养缺一不可。上述首份《家庭教育令》的裁定,给有这种思想的父母敲警钟——以后在这么想、这么养孩子,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3、教养不当:有的父母老思想作怪,还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采用老一套办法养育孩子,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认为孩子是我自己的,我打我孩子还能犯法?殊不知时代进入21世纪,一切都在变化,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父母打骂孩子,情节严重的就是犯法,会受到法律制裁,会收到法院的《家庭教育令》的。以前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父母打孩子,被法院剥夺父母监护权的情节,很快也会在我国实施的。

4、21世纪,中国迎来了大发展,引领世界潮流。家庭教育以立法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是社会的进步,标志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标志着中国法治进程更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8
这一教育令的规定责令监护人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要每周和学校的老师至少进行一次沟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如果监护人违反此裁定,视情节的轻重,对监护人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一旦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法律上给予孩子保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警示那些无视孩子身心健康的家长们。
第2个回答  2022-01-08
我认为可以规避只生不养、只养不教、教养不当的问题。因为《家庭教育令》对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有了明确规定,如果监护人违反规定,视情节轻重,会被训诫、罚款、拘留等,而构成犯罪的,还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是给监护人敲了一个法律大警钟。
第3个回答  2022-01-08
一,规避了父母不亲自带孩子,让孩子交给老年人抚养的方式。二,承担起了父母亲子教育孩子的责任。三,规避了孩子父母不能陪伴孩子,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四,可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五,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第4个回答  2022-01-08
这样的话可以预防家暴的情况发生,然后也可以让监护人更关心被监护人的生活状况,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日常起居,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的生活,不允许孩子单独和保姆一起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