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近300年统治,为何没出现一个昏君?

如题所述

因为清朝的这些皇帝,从小就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全部都奉行勤俭节约这个中华传统美德。有皇帝做带头示范,朝中大臣也跟着效仿,形成了良好的朝廷风气。
清朝统治三百年,出了很多有名的皇帝。康熙,乾隆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十分节约的皇帝。他们反对奢侈浪费,太不讲究大排面。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至高无上而大肆挥霍。康熙在50岁大寿时,朝廷里面的官员集资给康熙做了制作了一扇屏风。但是康熙说什么都不愿意将这扇屏风收下来。只是让人家的诗词抄写下来,明白他们的心意就行了。
有一位这么勤俭节约的皇帝,国家怎么可能不兴盛呢?有着一位好的皇帝做榜样。后来的皇帝都纷纷效仿,他们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后来的子孙道光皇帝是出了名的节约,有时候都不能说节约,而是抠门了。他的衣服并不是像其他贵族们那样光鲜亮丽。这衣服穿破了也不换,直接用补丁重新缝好。他规定宫里面的妃子不能够经常吃肉,不能够化妆。总而言之,只要不影响生存,一切没有必要的事情就不用再进行了。就是在他这样几乎变态的节约之下,朝廷的开销缩短到了一年只有20万。
虽然清朝统治300年,没有出现昏君。国有国之间的竞争就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他们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可能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很好,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了。奈何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他们安于现状的时候,外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疯狂发展科技。这也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国门被强行打开埋下了伏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第一,满清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虽然接受了汉化行汉制,但在继位上却没有采用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是采用择优钦定的方式,从诸多皇子中选择最能干、能力最强的当皇帝,想当皇上没点真本事根本没戏,所以康熙、雍正、乾隆全都是能干的君王。
不过这种择优机制也造成了夺嫡的悲剧,使得皇子之间内斗不休。后来雍正为了避免夺嫡事件的发生,采用秘密立储制,在小范围内秘密择优。这种方法避免了内斗,却造成了继位者的平庸,嘉庆、道光、咸丰等帝王一代不如一代。
第二,清朝是我国封建集权统治的最高峰。清政府不断加强愚民统治,把国家管的如同一潭死水,老百姓和绵羊一样温顺,所以清朝皇帝只要不太差掌控国家不会有大问题。清朝皇帝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皇家对皇子教育非常严厉,培养出的帝王基本上都合格。这些帝王虽然大部分谈不上开创盛世,但管理温顺的老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不是列强打进来,大清朝或许还能再撑两百年。
第三,清朝虽然没有出昏君,但出了不少庸君和暴君,雍正暴虐,乾隆骄奢,道光窝囊,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更是一个不如一个,到后来简直是软弱无能,嘉庆这种平庸的君王都能称得上楷模了。
第2个回答  2020-11-04
清朝皇帝一大特点就是勤政,不像明朝皇帝那么荒唐,玩蟋蟀的干木匠的几十年不上朝的,所以很多人自然得出清朝没有昏君的结论。实际上这是陷入一个历史误区,判断一个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不能从个人品德来断定。
第3个回答  2020-10-30
因为清朝的皇室都非常注重对皇子的教育,而且他们本身也身体力行,以自身为标准带动皇子和臣民,那些有名的皇帝,比如雍正和康熙等等,都是非常节俭的。
第4个回答  2020-10-30
因为清朝在皇帝的选拔上都是有能者居之,所以在老皇帝要退位之前都会经过深思熟虑,选择最适合做皇帝的人来继位,所以清朝的皇帝相对较好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