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鼠剂的作用机制有哪几点?

如题所述

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代表化合物是毒鼠强(没鼠命、四二四)。本品化学名称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为剧毒急性杀鼠剂,人的致死量5~12mg,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是颉颃γ-氨基丁酸(GABA)的结果。由于其剧烈的毒性及稳定性,易造成二次中毒,且无解毒药,国内外早已禁止使用。其次是有机氟类如氟乙酰胺(敌蚜胺、氟素儿、AFL-1081、fussol、baran)和氟乙酸钠(sodiumfluoroacetate,1080),也是剧毒的急性杀鼠剂,在我国杀鼠剂中毒中仅次于毒鼠强,已明令禁止使用。氟乙酰胺人口服致死量为0.1~0.5g,进入体内后脱胺形成氟乙酸,与辅酶A形成氟乙酰辅酶A,继而形成氟柠檬酸,使三羧酸循环中断,影响机体氧化磷酸化过程,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肌损害。同时,该药剂也易造成二次中毒。另外,还有其他很多的神经性杀鼠剂,如高毒的毒鼠碱,人口服致死量仅为0.25~0.5g,能兴奋脊髓,大剂量兴奋延脑中枢,引起强直性惊厥和延髓麻痹。鼠立死(杀鼠嘧啶、crimidine)为维生素B6的颉颃剂,干扰γ-氨基丁酸的氨基转移和脱羧反应,引起抽搐和惊厥,人口服最小致死量为5mg。

2.抗凝血作用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机制主要是干扰肝脏对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影响凝血酶原合成,使凝血时间延长,代谢产物可破坏毛细血管壁。本类毒物作用缓慢,鼠中毒后3~4d才死亡,人口服后也要3~4d才出现症状,且有蓄积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