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我疫情防范措施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

2、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4、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扩展资料

办公场所的防范措施:

1、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不要带病上班。

2、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办公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5、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防控疫情,从自我保护做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3

一、勤洗手:

每天用洗手液勤洗手,手指手掌,手腕都要洗,然后用医用酒精消毒,彻底消灭病毒。

二、戴手套:

出门一定带好一次性手套,防止接触感染,回家消毒。

三、戴口罩:

目前防护程度最好的就是N95口罩,带上防护口罩更放心。

四、消毒:

每天给常用物品,比如手机、电脑、水杯、马桶等,用酒精消毒,防止滋生细菌。

五、心情愉悦:

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培养正能量,抵抗病毒。



截至4月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7例(其中重症病例37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6571例,累计死亡病例332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620例,现有疑似病例13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1098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9533人。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0例,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7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7例(境外输入转为确诊7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182例:香港特别行政区802例(出院154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1例(出院10例),台湾地区339例(出院50例,死亡5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9
7.1 对因疫情不可抗力导致工期延误,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与建设单位协商,合理顺延合同工期。停工期间或工期延误增加的费用,发承包双方按照有关规定协商处理。
7.2 因疫情防控发生的防疫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因疫情造成的人工、建材价格上涨等成本,发承包双方应加强协商沟通,按照合同约定的调价方法调整合同价款。
7.3 严禁政府和国有投资工程以各种方式要求施工单位带资承包。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不得形成新的拖欠。
7.4 政府和国有投资工程不得以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依据,建设单位不得以未完成决算审计为由,拒绝或拖延办理工程结算和工程款支付。
7.5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相关规定,保证金到期应当及时予以返还,未按规定或合同约定返还保证金的,保证金收取方应向企业支付逾期返还违约金。疫情防控期间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可暂不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其他保证金,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银行保函或缓缴等方式。
7.6 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主动作为,加强对复工复产保障政策的解读、细化和落实,向企业宣传好、解释好、落实好政策,支持企业依法享受税收、成本、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对材料、设备等供应短缺,影响工程复工复产的,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真正让企业得到实惠、受到激励,更加坚定复工复产信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5
仍旧以公共卫生防控措施为主,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公众应该戴好口罩、勤洗手。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给予临床治疗的措施,可以有效对抗新冠病毒感染。
第4个回答  2020-06-23
一、 勤洗手。
回到家的时候一定要洗手。记住一定要出手背,手心还有手指缝隙都要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