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如题所述

月亮的阴晴圆缺跟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首先,受到月亮本身对于太阳光吸收的影响,月亮会有阴晴。

作为一个不会发光的天体,月球本身对于太阳光就有着非常大的需求,所以月亮的反光效果其实非常的差,大部分阳光都会被月球表面吸收掉,所以我们接收到的月亮反射过来的光线才会如此柔和。而月球本身的地面也不是光滑平整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也影响了其吸收效果。

月亮在围绕着地球转动的时候,自身也会沿着一定的规律旋转。所以在人们的眼中,月亮才会有阴晴,反光效果差的地势被认为是“阴”,反光效果好的地势被认为是“晴”。

其次,受到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所处位置的影响,月亮会有圆缺。

月亮在围着地球旋转的时候,总会有被地球挡住光线的时候,这时不能接受到阳光的部分也就意味着是没办法反光的。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其反光的那一部分,也就是月亮的圆缺。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月亮就是圆形的银盘一样,当其转到地球背面,又刚好跟太阳和地球成一条直线时,就会有所谓的月食发生。

最后,因为月亮的阴晴圆缺,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繁衍生息。

地球上很多年前是没办法居住人类的,甚至连生命体都不能拥有,就是因为地球并不适合动植物生长繁衍。但是有了月球对于地球的各方面影响,地球转动的速度逐渐变得缓慢,而地理环境也开始逐渐变得温和,后来才慢慢有了生命的诞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自古就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个诗句,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月亮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其实月亮有阴晴圆缺这几种变化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位置变化。从古至今到了晚上我们就能看到月亮,高高地挂在夜空,但是随着四季的变化,月亮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其实这是因为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不分昼夜的进行旋转,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出来,但是形成白昼黑夜的现象就是地球自转所造成的,由此月亮也会根据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像我们平时所了解的基本就是“弯月”、“满月”,这些现象都是位置变化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太阳照射。我们在很早之前就登上过月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月亮。但是根据数据显示,月球上面并没有人类的生存迹象,这是因为那上面没有可发热或发光的元素,由此月亮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阴晴圆缺的变化并不是月亮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太阳照射而形成的现象,因为地球在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所以白天太阳吸收的光越多,到了晚上月亮就会越亮,并且天气好的时候当晚的月亮也会更亮。

第三个原因:季节变化。其实第一点是造成月亮变化的重要原因,毕竟地球、太阳这两者不断变换位置才有了后面的变化,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了白天黑夜,因此也有了四季,所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月亮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每年到了中秋的时候月亮就会变得又大又圆,这也是因为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发生变化引起的现象,等过了这几天,月亮就又转到了地球的另一面,有一部分是没有被照射到的,所以月亮的变化也会随时变化。

第2个回答  2019-09-16
因为月亮是不会发光的,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反射了太阳的光,当地球挡住太阳的光后,我们看到的月亮就是残缺的了。
第3个回答  2019-09-12
月有阴晴圆缺是因为会受到地球自身转动的影响,当月亮在地球的另外一面时月亮的样子就会不一样了。
第4个回答  2019-09-15
由于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所产生的,月亮上的地势是凹凸不平的,对太阳光的吸收是不同的,月亮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也会产生月亮的圆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