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高适(及杜甫)

如题所述

李白与高适及杜甫的故事:

公元744年,中国文坛出现过一次“三曜相汇”——三位诗坛巨人:李白、高适、杜甫,顶礼相遇。隔着一千多年的岁月,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陌路相逢,结伴穷游。花间云下,闹市酒家。

常有三个对酒高歌的身影——飘逸的李白,豪迈的高适,沉静的杜甫。意气相投,尚能醉眠秋共被天宝三年四月,官瘾尚大的李白还是被玄宗赐金放还了,玄宗认定他不是个当官的料,失意的李白辗转来到了洛阳。

彼时,同样失意的还有家住洛阳城郊的杜甫,因为前次科考落第,日子不紧不慢,些许慵懒,些许无奈。那个夏天,他们在洛阳城初识,相约秋日同游河北、山东。秋天,两人果然腰佩长剑,如期赴约。

李白是热衷求仙问道的信徒,他听说山东、河北一带有仙人足迹,于是做好攻略,带上迷弟杜甫。从洛阳出发,刚到开封,遇上了流浪汉高适。三个人,从秋天走到冬天,一路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一路浪漫得要死,也狂得要命。

三人性情大为不同。一个天真,一个持重,一个厚朴。不过,人与人相交,不问来路,但求意气相投。

李白的夙愿是“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高适规劝过年轻人“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万里河山,黎民社稷,他们都赋予深情,都向往着以盖世才华,辅弼天下,赈济苍生。

一样嗜酒如命的他们,一起的时光都注定要被安置在浅酌与长醉里。喝着酒,写着诗,诗酒流连,醉饮风月,豪歌狂吟。于是目空一切,一声一声地吟:“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此时,无论是李白,还是高适和杜甫,从俗世的视角来看,人生都不算丰盈。

李白被皇上很艺术地扫地出门,前途未卜;高适空有抱负,未被重视;杜甫尚未脱颖,珍珠蒙尘。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风流快意。44岁的李白,41岁的高适,33岁的杜甫,因为陌上同行,因为诗酒唱和,都仿佛回到了快马轻裘的年岁。

李白与高适的诗成就:

高适一生作诗200多首,李白有一千多首,数量差距很大。借用明初高棅《唐诗品汇》的话说,高适是名家,李白是正宗,杜甫则是大家。

写诗,李白无体不有,而且都写得很好,只是七律写得少。高适主要写边塞诗,来源于行伍生活,当时朝野上下高适诗的名声很大。《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已经成为如今日常的熟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