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名画有哪些?作者分别是谁?谢谢

不要长篇大论

唐 周肪 <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女性生活,后宫嫔妃装饰华丽奢艳,体态丰腴,正从容悠缓地在庭园散步。背景极其简括,画面的意境、情调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神态的刻划表现出来的。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画中八个骑马女性,布局疏密有致,背景不落墨痕,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春"的感觉。

唐 张萱《捣练图》则描绘妇女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动的情景。全画分三组,人物或坐或立,相互顾盼呼应,特别是通过动作细节,传达劳动过程中的生活情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2
遗憾的是,唐 周肪 <簪花仕女图>和唐 张萱《捣练图》现都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吴道子的画也很有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17
隋唐绘画
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来自各地,集中于京畿的画家,大多擅长宗教题材,也善于描写贵族生活。作为人物活动环境的山水,由于重视了比例,较好地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幼198626儿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可谓 异彩纷呈。初唐时的人物画发展最大,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作风,花鸟画已经出现个别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逐渐明显和增多。从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 画的山水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的比较简单的斧劈皴。以薛稷、殷仲容为代表的花鸟画,则设色和水墨的形式都已出现。此外,这时最著名的画家还有阎立德与康 萨陀等。他们的作品和作风丰富了初唐时期的画坛,为盛唐画风的突变奠定了基础。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但是我们从乾陵各陪葬墓的壁画、新疆出土的 绢画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他们不同的风格。p3
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了巨人与全新风格的时代。宗教绘画更趋世俗化,经变绘画又有发展。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为 一,产生了颇受欢迎的新样式,以"丰肥"为时尚的现实妇女进入画面。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从初唐的政治事件描绘转为描写日常生活,造型更加 准确生动,在心理刻划与细节的描写上超过了前代的画家。而山水画则在此时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代表的画家有李昭道、吴道子和张璪,分工细和粗放两种。破 墨山水也开始出现。花鸟画的发展虽不象人物画和山水画那样成熟,但在牛马画方面却名家辈出,曹霸、韩干、陈闳、韩滉与韦偃等都是个中好手。此外,著名的画 家王维、卢稜伽、梁令瓒等也名重于时,时至今日还能看到他们的传世作品或者后世的摹本。
中晚唐的绘画,一方面完善盛唐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新的领域。此时,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画更见完备。而王墨等人的山水画则发生了变 异,盛行树石题材,渐用重墨,泼墨山水也开始出现。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等的花鸟画作品则体现出了花鸟画的日臻完善。此外,李真与孙位也是当时的著名画 家。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已无从得见,但从日渐发现的出土作品与壁画中,可以让我们想见当时的盛况。
隋代的著名的画家有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和展子虔,孙尚子与尉迟跋质那亦名重于时。他们各有所长,如杨擅"朝廷簪组",董擅"台阁",展擅"车马",孙 擅"美人魑魅"。他们大多继承了前代的传统,更多地受到顾恺之的影响,作风近于密体。孙尚子则"善为战笔,甚有气力",尉迟跋质那来自新疆的于阗,善画外 国佛像。唐朝的人物画的内容由取材历史故事转而把目光对准当代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功臣勋将。中原风格和边区风格并行不悖,亦相互影响。以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 作风的人物肖像画,继承了北朝杨子华与南朝张僧繇的传统,在把握人物造型和气质上有所前进,用笔洗炼圆劲,赋色沉着典雅,富于概括性。以尉迟乙僧为代表的 边陲作风的人物佛像画,造型则富于变化,有一定的凹凸感,用笔紧劲屈曲,设色浓厚鲜明。 p6
....................................................................................
p9
隋人物画家
....................................................................................
◆ 展子虔,历北齐、北周入隋,在隋朝时曾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善画人物、车马、楼阁、山水,尤以画山水闻名。他的山水画被称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被认为是其传世之作,这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卷轴画。该画用青绿重着色法画贵族春游的情景,用笔细劲 有力,设色浓丽鲜明。图中的山水"空勾无皴",但远山上以花青作苔点,已开点苔的先声。人马体小若豆,但刻划一丝不苟。此画已脱离了为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 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虽然与发现的隋代壁画中的山水相比显得成熟一些,但与记载并不相悖。历来史家皆根据隔水上的宋徽宗题签认定 此画为展氏手笔,今人则根据建筑等细节对此画的年代和作者提出质疑,认为此画的底本在中晚唐以后,为五代摹本,但并未获得公认。p12
◆ 董伯仁,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隋朝初年尚在,汝南(今属河南)人。多才艺,官至光禄寺大夫殿内将军。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与展子虔同时入隋, 并称"董展"。曾在汝州白雀寺等地作壁画,备受唐代张彦远等人的看重。⟪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著录其 作品6件,今画迹已无存于世。
◆郑法士,吴(苏州)人。北周时为大都督左员外侍郎、建中将军,封长社县子,入隋后授中散大夫。善画人物、楼台,师法张僧繇,曾于上都海觉寺等多处作壁画。⟪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著录其作品20件,今已不传。
p15
隋唐绘画>山水画

◆ 李思训(651-716),字建,一作建景,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宗室。历任扬州江都令等多职,因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所以被称为"大李将军"。 擅画青绿山水,受展子虔的影响,笔力遒劲。题材上多表现幽居之所。传为他的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江帆楼阁图⟫轴,画游人在江边 活动,以细笔勾勒山石轮廓,赋重青绿色,富于装饰性。此画虽今被认定为宋人手笔,但可以反映他的画风。他的儿子李昭道,官至太子中舍人,也是著名的画家, 人称"小李将军",秉承家学,亦擅青绿山水,风格工巧繁缛。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画唐玄宗及随从逃难四川的情形,宋以 来相传为他的作品,现被断为宋人摹本。此派的山水风格,在初唐的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壁画中亦可看到。p18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 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 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p21
◆张璪,字文通,吴郡(苏州)人,曾任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等,活动于盛唐。擅画山水树石,长于破墨,尤工画松,传说可以双管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已无作品传世。但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花鸟禽兽画p24
■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名臣魏徵外孙。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人称"薛少保"。以书法名世,为书法初唐四大家 之一。也擅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画鹤尤其生动,时称一绝,李白、杜甫等都曾吟诗颂其画鹤。绘画作品已无存。
p27
■ 曹霸,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魏高贵乡公曹髦后裔,官至左武卫将军。画承家学,擅画马,亦工肖像。成名于玄宗开元年间,天宝末年曾修补⟪ 凌烟阁功臣像⟫及画"御马",技艺精辟,杜甫曾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推许之。今画迹已不传。
■ 韩干,京兆(今西安)人,活动于玄宗时代。少年时曾作酒肆佣工,得王维资助,改学绘画,十年而成。擅画肖像、人物、鬼神,尤精于画马。画马师承曹霸,但更 重写生,所画之马,壮健神骏,被誉?quot;古今独步"。现存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牧马图⟫册页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 ⟪照夜白图⟫卷。⟪牧马图⟫画一虞官驾白马缓行,右侧为一黑马,用笔纤细遒劲,色墨渲染得宜。此画曾经南唐内府 及宣和内府收藏,并有宋徽宗题"韩干真迹"。⟪照夜白图⟫画玄宗坐骑照夜白,也是流传有绪的作品。另有旧题⟪韩干神骏图 ⟫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今定为五代人仿作。p30
■ 韦偃,长安(今西安)人,寓居于蜀,擅画人物、鞍马及山水。虽承家学传统,但青出于蓝。据记载,他画白川原牧马,马的姿态变化万千,穷极生动。今可以通过 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一画来了解其风范,该图绘骏马一千二百余匹、圉人等一百四十余名,众马姿态各异,栩栩如 生。此外,他所画山水,也对唐代山水松石的变革有过重要作用。
p33
■ 边鸾,京兆(今西安)人。官至右卫长史。擅画禽鸟和折枝花木,亦精蜂蝶,在花鸟画独立成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传世作品有⟪梅花山茶雪雀图⟫,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
■ 刁光胤(约852-935),名刁光,一作光引,长安(今西安)人。唐天复年间避乱入蜀,留居30余年,卒于蜀。擅画龙水、竹石、花鸟等,一生作画勤奋, 多为花鸟,为五代著名画家黄筌老师,亲授其艺。传世作品⟪写生花卉册⟫已被定为伪托之作。 p36
石窟墓室绘画
p39
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题材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场面宏大,色彩瑰丽。无论是人物造型、风格技巧,以及设色敷彩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壁画的创作中大量 出现净土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如初唐220窟的各种经变壁画所呈现出的盛大歌舞场面,众多的人物、绘制精巧的建筑 物等,使整个洞窟形成一个"净土世界"。除了经变画以外,还有说法图、佛教史迹图画、供养人像等。盛唐以后的经变内容逐渐增多,直接取材现实的供养人像身 高日渐增加,占据了洞内、甬道的醒目地位。盛唐103窟的维摩变、中唐158窟的涅盘变、晚唐196窟的劳度叉斗圣变等是其中的精彩作品。晚唐156窟的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更是以特有的长幅形式表现了场面宏大的人马队列,堪称巨制。
近年来发现的年代可考、真实可靠的墓葬壁画已经成为我们研究唐代绘画最重要的实物资料,为鉴别和确定传世作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些发现一个重要意义 还在于为了解唐代绘画的发展以及在某些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复杂性提供了大量实例。在西安地区发现的27处唐代高官及皇室成员的墓葬使我们可以看到了唐代绘 画题材的变化。长乐公主和执失奉节的墓葬壁画证明了七世纪时各种绘画流派共存的局面;而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和永泰公主三处皇家墓葬中的壁画则为研究八世纪 初期宫廷绘画的风格变化提供了最好的例证。章怀太子墓中绘有狩猎出行图和马球图,其绘画线条自由奔放,犹如书法中的行草。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753316.html?si=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