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向老师反应孩子的情况?

如题所述

家长怎样向老师反应孩子的情况?不少家长说:“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另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校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为了达到家校同步的配合教育,家校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因此,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每天在接送孩子时,总会有家长问:“今天某某表现得怎么样?”或是:“某某这段时间怎么样?”那么,怎样向家长反映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以前,我在这方面不太注意,说话直来直去,不讲技巧,结果说了半天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家长的误解,使自己很被动。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很注意讲话的内容和方法,边摸索、边实验、边总结。 和家长谈话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二、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步骤是:1.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进步与问题所在)。2.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这三个步骤的良好运用,就为我们更好地和家长沟通开了一个好头。掌握了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安排。例如,接新班的时候,由于家长对老师不了解,不会有太深层次的沟通。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长关注的重点就转移到孩子的发展进步上了。这时的沟通需要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对孩子各方面详细的了解。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孩子,熟悉孩子在各领域的发展、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家长们职业、性格、文化修养以及教育观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和家庭教育知识较为缺乏的家长沟通,直接给予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我就直接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学习效果,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孩子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慢慢渗透,逐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具有相当程度教育观念的家长,我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例如:本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叫明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位博士后。入学刚几天,他的父亲就对我们说:“孩子与人交往的意识不强,在家里也很少和小朋友玩,即使有小朋友和他玩,也只是玩一会儿,然后他又自己玩了。”面对这位高素质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他的办法。首先告诉他孩子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语言的发展,另外,家长也需要帮助孩子提供一些能和其他孩子交流的场合,比如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里玩等。家长听了我有理有据的讲解,表示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并按我们的方法积极配合,使明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家长情况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沟通方法,说起来容易,但在具体工作中并不是这么简单,家长和孩子的情况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还需要我们老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总结起来,把家长和孩子的情况分为三种。并针对这三种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句话沟通法这种办法适合孩子各方面发展均衡,家长很少过问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但我认为,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而压抑着自己。于是,我们针对这样的家长采取了一句话沟通法,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如:今天某某在做什么题上表现得很好……当你说完后,往往会看到家长会心的微笑。 引起注意法这种方法适合孩子的发展存在某些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重视的情况。由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邀请家长听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孩子应达到水平。2.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4.找出问题的原因。5.共同制订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 真情感动法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发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长有许多的不放心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是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地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家庭教育不可能不涉及学校教育。那么在教育当中,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父母怎么和老师的沟通。

没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能陷入困境。因为孩子回来说的话,未必都是准确的。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很难教育好孩子

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缺点多一点儿的孩子,家长更应注意和老师沟通。
第一,不要反应给老师,首先要看那个老师怎么样?是不是一个不管孩子有什么问题都不放弃孩子的老师?如果是那就反应。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错是不想让老师知道的,如果需要老师的配合,首先老师必须要装成不知道的样子,从侧面能帮助到孩子最好,如果让老师知道,老师直接找孩子谈心适得其反。
孩子的问题如果家长把这个问题放在自己身上,让孩子成为一个旁观者,也可能孩子更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吧。
第二,可以发微信给老师,说明孩子的问题,问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全力配合
首先要有尊重老师的心态

1、端正对老师总体的看法:不论你对老师怎么看,而是要考虑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

2、发自内心尊重老师:概念化的老师——所有教我们知识的人,指的是群体。老师的素质未必都能到你的要求,尊重老师实质是尊重自己。

3、不要事事依靠老师:要不看成神,要不就白痴,就以为摊上个好老师就好了,孩子关键取决于自己和家庭的学习氛围。

老师按学校模式来做,没有超能力来管理到几十个学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老师是不实际的。

关鸿羽教授说的好:“在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方面家长应该主动一些,应该多向学校靠拢,多向老师请教。这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教育工作者。

教师教育过的孩子成百上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们家长一辈子才养活一个孩子,眼界难免狭窄;教师能够从几十个学生的比较中鉴别孩子的优缺点,而我们家长却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估价往往容易偏颇。

家长注意:家长最好一个月左右到学校去一次,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只靠家长会了解是不够的。开家长会时,那么多家长都在等着,老师不可以能对您孩子的情况谈很多。别人不去的时候,您去访老师,可以细谈,从学习到纪律,从思想到生活,细致了解一下。

您想,全班几十个孩子,哪个孩子的家长经常去学校访问教师,教师自然就得多观察、多了解这孩子,不然家长来了说什么?这无形中就督促教师多关注您的孩子了,这不是很好吗?

家长千万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和老师联系。要想发现微小的变化,必须与老师经常联系。另外,家长如果主动和老师联系,要注意几个细节。
第2个回答  2018-01-10
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什么样的情况?
第一,不要反应给老师,首先要看那个老师怎么样?是不是一个不管孩子有什么问题都不放弃孩子的老师?如果是那就反应。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错是不想让老师知道的,如果需要老师的配合,首先老师必须要装成不知道的样子,从侧面能帮助到孩子最好,如果让老师知道,老师直接找孩子谈心适得其反。
孩子的问题如果家长把这个问题放在自己身上,让孩子成为一个旁观者,也可能孩子更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吧。
第二,可以发微信给老师,说明孩子的问题,问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全力配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4
1.告知孩子大概的心理状态
2.告知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写家作的时状态是怎么样的
3.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下孩子哪门学科有信心,哪一门感觉学起来困难,困难的点在哪里
第4个回答  2018-01-10
维护自己孩子的尊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