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人物介绍多一些

如题所述

荀彧,字文若,豫州颍川颍阴县人;荀攸叔父。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被曹操追赠为敬侯。
荀彧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主要谋士。曹操开始十分信任荀彧,不亚于汉高祖刘邦信任留侯张良。后来荀彧听说曹操有称王之志,才发现曹操不是忠贞的汉臣,他心目中的“明公”不是这个样子。这是荀彧个人的人生悲剧。后人对荀彧之死作诗表示感叹:
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
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所以,在当地颇有名,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特任命他为东城长。鲁肃辞不受命。周瑜任居巢(今安徽桐城)长,曾请鲁肃资助军粮。鲁肃慷慨地指给他一个装有三万斛粮食的大粮仓。周瑜感激不已,遂结为知己。

公元200年,鲁肃在周瑜的引荐下归附孙权。孙权非常器重鲁肃,与他“合榻对饮”,议论时事。鲁肃劝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孙权很佩服他的才能。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肃为赞军校尉。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以促成孙刘联盟。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鲁肃被任命为奋武校尉,领周瑜军,驻扎在江陵。后来,转屯陆口,被授予汉昌太守、偏将军。次华(214年),转横江将军。公元215年,驻兵益阳(今湖南益阳市)。公元217年,鲁肃病逝。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赤壁之战,孙刘两家以弱胜强,打败了曹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鲁肃和诸葛亮的精心谋划。赤壁战后,曹操的实力仍然比刘备、孙权强大。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鲁肃对此非常清楚。他认为,无论是东吴孙权还是占据荆州的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摆在两家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联合抗曹;二是各自为战;三是不战而降,归附曹操。只有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他终生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并为之竭尽全力。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那是艺术家的创造,并非历史。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3
  毛泽东颇为赞赏赵云,特别是他的为人和胆识。

  1944年10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新四军的胜利出击和中国的救国事业》的社论,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华中的伪军,呼新四军为“四老爷”,比之为赵子龙,他们常常对着自己的枪说“枪啊,我是替四老爷保存的”。这段话中“比之为赵子龙”几个字,就是毛泽东亲自添加上去的。这里所说的子龙,是赵云的字。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天津会见正定县县委书记杨才魁时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都说一吕二马三典韦,我看应该是一吕二赵三典韦才对,马超这个人不简单,文武全才,但是在三国演义里他是比不上赵子龙的” 并亲笔题下了这几个字

  毛泽东还曾经把自己十分喜爱的将领杨成武比做赵云。1967年7月,毛泽东准备离京视察大江南北,特别提出要由代总参谋长杨成武随行。他向中央文革小组的秀才们说:非子龙不可行也。长征中,夺泸定桥、过草地,我都讲过还得杨成武,只靠宣言不行。赵云忠心耿耿,曾经长期出任刘备的侍卫长。

  1973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高级将领,一开始就说:这一班五虎将都伤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

  1976年4月,当在报纸上看到吉林地区降落了一次世界罕见的陨石雨,其中包括有1500公斤以上的特大陨石时,毛泽东又不无感慨地说道:天摇地动,天上掉下大石头,就是要死人哩。《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赵云死时,都掉过石头,折过旗杆。大人物,名人,真是与众不同,死都死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二分天下”,和曹操南北对立!这是周瑜为东吴策划的战略思想!
  不管是隆中对也好,南北对立也好!这2个战略思想,都第一时间描向了荆州!
  可是说,早在曹操南下之前,刘表未死的时候!东吴就以前盯上了荆州!
  周瑜生擒邓龙,以及二讨江夏,终破黄祖等等胜利!这一切说明了,刘表根本不是孙权的对手,荆州归东吴,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却出现了曹操南下的问题,导致了突发性的变化!
  那么,首先的问题就是抗曹!是鲁肃先去找的刘备,然后是刘备让诸葛亮到江东“回礼”!最后,孙刘联盟!包括赤壁的水战胜利,和黄盖的献计,周瑜的策划,乌林的火攻,孙刘联盟的追击!
  还有,南郡的攻占!这一切都标志着,战略和历史,都顺着东吴的有利而发展!
  然而,又出现了一个变化!就是刘备的问题,刘备对荆州也是非常“渴望”的!而周瑜看“人心”的眼光确实比孙权和曹操更准!刘备的存在,就是周瑜战略思想上的一个“障碍物”!在周瑜攻南郡不下的时候,刘备就趁机占了荆南四郡,但是,这四郡开发很差,战略价值很低!
  所以,周瑜也劝过孙权,让他软禁刘备,就是不灭掉他,也要在名义和实力上控制刘备军!
  但是,孙权放弃了这个计策!终导致了,赤壁之后,刘备大捞便宜,吃尽了甜头!
  而周瑜手中有南郡和夷陵,完全为东吴打来了入蜀的门户!
  周瑜可以不用经过西川险要的地形,直接走水路,逆流而上,直插白帝城入西川内部!
  东吴的将军,东吴的士兵,东吴的统帅!无疑是相当强盛的!
  再看刘璋,无能的君主,仁义的似乎很愚蠢!叛变的属下!
  总之,东吴对西川,实力,人才等多方面,是有优势的!
  因为周瑜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去世的,所以,我只能做多方面的假设来说明!

  东吴入蜀,无疑刘备是个关键!
  即使再怎么假设,刘备也只有2种选择!
  1,给周瑜背后捅一刀!
  那刘备这是找死!周瑜完全可以回师反击,而孙权也不是吃素的!左右夹击之下,刘备不是找死是什么?大不了,同归于尽,让曹操统一天下,我想,刘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是不会这么愚蠢的!就算他成功了,那他也别想入蜀,孙权难道就不会给他也捅一刀吗?如果孙刘联盟破灭,对谁也没好处!

  还有一点,周瑜可是看刘备相当准确,他是不会给刘备捅刀的机会的!他一定有自己的策划,然而,他在那个关键时刻去世了,我再假设下去,就不和实际了!

  2,打着联盟军的名义,继续捡便宜!
  这应该是最和实际的!如此,东吴自然也没什么坏处!

  总之,对于刘备,周瑜始终要处理他的!也就是他早死,便宜了刘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4-03
第3个回答  2008-04-07
没有奖金,提一条建议:去看三国吧
第4个回答  2008-04-03
你问的明白一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