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字篆书构成的意义

春字篆书构成的意义

春字的篆书是以金文为基础展过来的,还可以看出意符和音符。如下图:

春,读作chū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

部首是日部,笔顺是横、横、横、撇、捺、竖、横折、横、横,相关组词有很多,比如春日、开春、新春、春色、春笋、春联、春朝、春条、打春、春晖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春天

1、拼音:chūn tiān

2、释义: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二、开春

1、拼音:kāi chūn

2、释义:中国岁时习俗。

三、新春

1、拼音:xīn chūn

2、释义:指初春,早春。尤指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

四、春色

1、拼音:chūn sè

2、释义:在不同的地方喻意有所不同,有解释为春天的景色,是为赞美春天;也有比作娇艳的容颜,多指女子;还有形容喜色,以及脸上的红晕等。同时也指越剧行话中的面部表情。

五、春笋

1、拼音:chūn sǔn

2、释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

百度百科-春天

百度百科-开春

百度百科-新春

百度百科-春色

百度百科-春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3

春     小篆:

春     大篆(金文):

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从日艸屯。日艸屯者、得时艸生也。屯字象艸木之初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