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IPv6地址增速加快

近年来,我国IPv6地址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62023块/32,较2020年12月底增长7.6%。

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9319万个,基本与2020年底持平。

域名总数大幅增长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136万个,较2020年底总数增长超过60%。其中,“.CN”域名数量为1509万个,占我国域名总数的48.1%;“.COM”域名数量为1134万个,占我国域名总数的36.2%。

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2021年6月,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948万个,较2020年12月净增17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96.1万个,其中2021年上半年新建19万个。

宽带网络加速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9.82亿个,较2020年12月净增3563万个。其中,光纤接入端口达到9.18亿个,较2020年12月净增3790万个,占比由2020年底的93.0%提升到93.5%。千兆宽带加速部署,10GPON33端口进入快速建设期。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与重点企业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8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网达软件(603189)、快手(01024)、中兴通讯(000063)、卫士通(002268)、东方国信(300166)、荣联科技(002642)、浪潮信息(000977)、卫宁健康(300253)、东华软件(002065)、万达信息(300168)、东软集团(600718)、创业慧康(300451)、思创医惠(300078)、麦迪科技(603990)、和仁科技(300550)、易联众(300096)、久远银海(002777)等。

本文核心数据:网民规模、不同性质网民占比等。

中国网民总体规模

1、互联网网民总体规模:2021年破10亿,手机网民占比近10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和互联网上网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时至2020年,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8899万人,接近10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0.4%,我国离实现全民互联社会又进一步。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突破了10亿人大关,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我国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常年超过98%,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较2020年12月新增手机网民2092万,占比99.6%。

2、城乡网民占比:城乡网民比例基本为7:3,城乡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城镇网民占比长期处在60%以上,但农村网民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城镇网民占比68.7%,规模达到6.8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09亿人,占比31.3%;2021年6月,我国城镇网民占比70.6%,网民规模7.14亿人,农村网民占比29.4%,规模达到2.97亿人。

我国互联网上网居民中城市互联网网民占比较大,常年超过50%,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的持续推进和发展,我国农村互联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城镇网民规模为7.1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3404万,占网民整体的70.6%。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79.8%和55.9%,截止2021年6月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78.3%和59.2%.。

注:2019年12月统计数据合并至2020年3月。

中国网民性质画像

1、性别画像:与整体人口比例基本一致

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1.2:48.8,与整体人口中的男女比例(51.24:48.76)基本保持一致。

注:截止2021年6月。

2、年龄画像:50岁以下占比超70%

截至2021年6月,我国30-39岁网民占比为20.3%,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最高;40-49岁、20-2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8.7%和17.4%,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位列二、三位。

注:截止2021年6月。

3、学历画像:初中学历人群占比超四成

截至2020年12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0.3%、20.6%;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7.2%提升至19.3%。

4、职业画像:学生占比最大

截至2020年12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1.0%;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比为16.9%;农林牧渔劳动人员占比为8.0%。

5、收入画像:5000元以下收入人群占七成

截至2020年12月,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9.3%;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5.3%。

6、上网时长:基本维持在26小时以上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5-2020年,我国居民上网时长整体保持在26-27小时/周的区间上下变动,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0.7个小时。

注:2019年12月统计数据合并至2020年3月。

第2个回答  2021-03-09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全面渗透到
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建设、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生活娱乐的新型平台和变革力量,推动着我国向信息社会发展。 (一)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互联网应用规模快速扩大。“十一五”期间,网民数增长3倍,达到4.57亿人,普及率攀升至34.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城市网民达到3.32亿人,农村网民达到1.25亿人。互联网网站数由2005年底的69.4万增长至191万个,网页数增长13倍达到600亿个,容量接近1800TB。应用创新迅猛推进,移动互联网、互动媒体、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等成为“十一五”期间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领域。 (二)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持续提升 我国已建成超大规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通达所有城市和乡镇,形成了多个高性能骨干网互联互通、多种宽带接入的网络设施。“十一五”期间,固定宽带接入端口增长近3倍,达到1.88亿个,3G网络覆盖大部分城市和乡镇;骨干网带宽超过30Tbps,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增长7倍超过1Tbps,骨干网络海外POP点达到40个。互联网资源拥有量大幅增长,截至2010年,IPv4地址总量达2.78亿,居全球第2位,“.cn”注册量约435万,中文顶级域“.中国”实现全球解析,引入三个根域名镜像服务器,网络性能有效提升。 (三)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技术标准影响力快速提升。2005年前,我国主导完成或署名的RFC数量共3个,到“十一五”期末增加到 46个,涵盖互联网路由、网际互联、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快速进展,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并在网络建设、应用试验和设备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面向未来的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架构研发稳步推进。 (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初步形成 我国互联网服务已形成千亿元级市场,2010年,全行业收入规模超过2000亿元。在网络门户、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部分企业进入了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列。互联网设备制造业快速崛起,不仅满足国内发展需要,而且实现了海外拓展,高端路由器产品跻身全球市场前列。 (五)互联网行业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初步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基本建立了行业管理体系,形成了多个管理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以《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为. . 基础的互联网行业管理法规框架,在互联网市场准入、互联与结算、资源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建立了依法管理的基础。基本建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法律、行政、技术、经济手段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强化了用户权益保障的日常监督和服务监管机制。互联网基础管理成效显著,形成互联网资源部省两级管理机制,实行网站备案和IP地址备案管理,规范了域名注册服务。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手段不断强化,明确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建立了安全防护、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初步形成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互联网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不断增强,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协会、企业、用户团体等各相关方,共同制定并实施了包括“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反网络病毒自律公约”等互联网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设立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广大网民文明上网、参与监督等意识不断提高。 (六)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基础平台 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工业领域,多个工业企业不同程度地通过互联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农业领域,截至2010年,建成涉农网站近2万个,乡镇信息服务站2万多个,支撑服务了农业农村发展。商贸领域,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4.5万亿元,2007年至2010年间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增速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5.7倍。互联网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2010年互联网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接近80万人,并有上百万人以开网店形式实现了就业。同时,互联网推动了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创新。 在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和管理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显。一是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区域和城乡差异显著。二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国内互联瓶颈仍突出。三是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偏弱,操作系统、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瓶颈仍未根本突破。四是市场行为亟需规范,市场规则、诚信体系和行业自律仍需完善,用户权益和隐私保护有待加强。五是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维护安全可信公共网络环境的制度和手段需进一步健全。六是法律法规有所滞后,基础管理仍需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管理机制的协同性与高效性亟需提升,行业管理力量亟需增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1

潘石屹:中国互联网泡沫到底有过少,原来这才是互联网的现状!潘石屹:中国互联网泡沫到底有过少,原来这才是互联网的现状!潘石屹:中国互联网泡沫到底有过少,原来这才是互联网的现状!

第4个回答  2021-08-03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进入生活方方面面,家庭,工作。计算机操作已经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不学计算机,你感觉到生活有时候会不方便的,就像不会骑自行车一样,你的生活速度会降低。建议你还是学学计算机知识,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希望你的生活质量也能提高,祝福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