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怎样翻译成汉语?

如题所述

释义: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

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原文如下: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白话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纪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白话文: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白话文: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扩展资料

启示:

师旷的分析告诉我们: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学习的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他的分析同样告诉我们:不管怎么样,学习对人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