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如题所述

很多幼师都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可以分为运动、生活、学习、游戏四大环节,幼儿运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组织幼儿运动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身体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体育游戏、体操、器械活动和自然因素等方式来达到幼儿的身体锻炼、激发兴趣、体验乐趣、增强体质、提高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组织幼儿运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幼儿对于运动不感兴趣的情况。如何有效激发幼儿运动兴趣是我们开展运动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有效运动的保障。在幼儿的运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在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的前提下,不断地观察幼儿的兴趣方向及强弱,及时地给予调整、介入和指导,让幼儿的运动兴趣处于激发、保持、再激发、再保持的状态。今天,小微从实践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巧设问题情景 适时地言语激发

教师通过运用形象的语言,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不断思考、想象,给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入新的“能量”。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上,孩子们正自由自在地推滚着轮胎,慢慢一些幼儿开始出现了把轮胎放在一边,表现出一副没有兴趣的样子。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师可用语言引导、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例如:我们一起去大海中“开船”吧,大海里各种各样的船,你们想想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怎么开的?于是有的幼儿趴在轮胎上不停用手脚交替地“划”,也有的幼儿个个合作地向前进,一会儿前面发现礁石,改变方向,继续向前进,过一阵台风来了,孩子们又开始玩的不亦乐乎......教师可以适时地用言语激发幼儿思维进行大胆地想象,使幼儿保持着新鲜感,从而不断激活他们如何用肢体动作表现开船及如何应对大海中的风险的思维。

二、运用鼓励赞扬 创造挑战性的活动

对幼儿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积极的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更多的希望。对幼儿在运动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以让幼儿良好的行为形成“动力定型”。

在一次“户外营救”游戏活动中,通过比赛的形式,观察幼儿如何克服困难并最终顺利营救出被困的队友。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表现出的克服困难、勇敢探索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给予高度赞扬。也有个别幼儿出现胆怯情绪,表示不愿参与,考虑到个别幼儿缺乏自信、营救的概念模糊、游戏规则的不熟悉,教师可允许他们先观望,同时教师并耐心等待、观察,适时发出邀请,使他们产生参与的兴趣,慢慢地对活动也产生兴趣。通过创设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使幼儿能保持活动的兴趣,不断从克服困难、掌握和发现中获得快乐。对于幼儿能勇敢地尝试新活动,特别是自己从前从未尝试过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运动内容,对于他们的努力,尤其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教师要给予及时地肯定。

三、丰富活动材料 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

教师应在了解本班幼儿的已有的运动经验及活动意愿的前提下,丰富幼儿的活动材料。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增加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独立快速穿过独木桥,相信很多幼儿园中班及以上的大部分孩子已经很熟悉了,并能快速通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考虑增加通过难度,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新鲜感。例如:让幼儿扮演刚刚帮助妈妈买菜归来的小熊,让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带着做菜的食材通过独木桥,“可以用头顶着!”“老师,我可以用手臂顶着的!”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幼儿马上来了兴趣,一个个小心翼翼地用身体的某个部分顶着一筐食材来过独木桥。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及成功欢呼,幼儿从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挑战的快乐。及时丰富运动活动材料,发挥幼儿自己的运动潜能和智慧,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运动能力,创设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促进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适应变化的环境。

四、注重因材施教 划分不同的标准

因幼儿个体发展能力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的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运动实际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及时地创设多层次的、难易程度不一的活动环境,让班级多数幼儿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基于本班幼儿男孩占据多数的特点,我组织幼儿进行“阻击怪兽”的游戏。幼儿开始都很兴奋,可没有多长的时间,有些孩子失去了兴趣,特别是有几个女孩子坐到一边聊天去了。看到这个情形,我将男孩与女孩分开,创设了高低不一的投掷目标,并重新划上了远近不同的投掷线,根据孩子的能力划分不同的标准进行因材施教。让投掷水平不同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和满足感,获得自信与快乐,对于获胜者能得怪兽贴纸等。适时、适度、适宜地增加或降低运动活动的难度,可保持幼儿的兴趣,提供难度略高或略低于幼儿现有水平的任务,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各种方法,完成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运用鼓励赞扬 创造挑战性的活动

对幼儿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积极的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更多的希望。

对幼儿在运动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以让幼儿良好的行为形成“动力定型”。

【案例:户外营救】

在一次“户外营救”游戏活动中,通过比赛的形式,观察幼儿如何克服困难并最终顺利营救出被困的队友。

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表现出的克服困难、勇敢探索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给予高度赞扬。

也有个别幼儿出现胆怯情绪,表示不愿参与,考虑到个别幼儿缺乏自信、营救的概念模糊、游戏规则的不熟悉。

教师可允许他们先观望,同时教师并耐心等待、观察,适时发出邀请,使他们产生参与的兴趣,慢慢地对活动也产生兴趣。

通过创设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使幼儿能保持活动的兴趣,不断从克服困难、掌握和发现中获得快乐。尤其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教师要给予及时地肯定。

Part3

丰富活动材料 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

教师应在了解本班幼儿已有的运动经验及活动意愿的前提下,丰富幼儿的活动材料。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增加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案例:快速穿过独木桥】

独立快速穿过独木桥,相信很多幼儿园中班及以上的大部分孩子已经很熟悉了,并能快速通过。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考虑增加通过难度,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新鲜感。例如:让幼儿扮演刚刚帮助妈妈买菜归来的小熊,让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带着做菜的食材通过独木桥。

这时幼儿们就会说:“可以用头顶着!”“老师,我可以用手臂顶着的!”

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幼儿马上来了兴趣,一个个小心翼翼地用身体的某个部分顶着一筐食材来过独木桥。

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及成功欢呼,幼儿从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挑战的快乐。

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运动能力,创设具有丰富性、层次性的运动环境,让不同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