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五言绝句

如题所述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选评】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选评】这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选评】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长干行》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选评】《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选评】此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五言绝句古诗词汇总如下

01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处理,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02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曾满怀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03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04 《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

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

05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第2个回答  2020-10-28
第3个回答  2020-10-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