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

这几天总是头晕,脑胀,想吐,心悸,失眠……在家里家人每次要我做这做那的就感觉很烦,明明他自己有手有脚的还叫我,他们还找各种理由,心里特别不舒服

焦虑、抑郁、强迫症治疗基本相同,轻度的心理调节、放松治疗;中度以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应用。药物治疗用抗抑郁药物。

  焦虑、抑郁、强迫症的系统规律的药物治疗,起初从小剂量开始,在一个月期间逐渐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加到医生心目中认为的治疗剂量,在治疗剂量服用2-4周的期间医生评定疾病症状的变化情况,变化明显继续用药,变化不明显加量,再服2-4周无效的换药。

  有明显效果的一般经过1-3个月的治疗症状消失,部分需要3-6个月症状才能消失,少部分症状比较顽固的需要6-12个月之后症状才能消失,此阶段为急性期治疗;症状消失以后需要巩固治疗3-5个月或6-8个月,在此阶段医生依据每次看病时评定的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大部分此阶段有少量的减药,少部分症状不能控制需要加量;在巩固期阶段一直保持与正常时一样,就该进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阶段医生依据每次评定的情况,一般3-6个月减一次剂量药量,第一次发病青少年和普通人在一年左右减到停药,第二次以上发病和年龄大的患者一般在两年左右减到停药,老年人在三年左右停药或者长期服药。

  部分严重的抑郁,要小剂量和短期的合用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种类很多,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作用时副发应大些,新型抗抑郁药物镇静作用小 ,治疗效果差异性不大。每一种药物对治疗的症状有侧重,有的偏向于治疗焦虑效果好,有的偏向于治疗抑郁心情好,有的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好,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用药量一般都要比抗抑郁症用药量要大许多。

  往往人们好了以后,容易早早停药,造成复发快,或者停药后出现反跳。复发以后急性期、巩固期用药剂量比前一次要大,症状缓解时间比前次需要时间要延长一倍以上,总体治疗费用要加大,总体治疗时间要延长。

  接受系统规律的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减少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痛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5
朋友,你好,目前心理疾病的症状是集合了人类所有的负面情绪,一般人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人就是闲着没事干,怀疑自己不正常,然后去查询心理疾病的症状,对号入座,最后被套进心理疾病的陷阱中,开始怀疑自己得了所谓的心理疾病,然后不断的去关注自己的症状,每次去关注它,就是在强化它一次,导致自己内心的痛苦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去找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生,他们肯定的回答让这些人更加确定自己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然后继续不断的去关注强化自己的症状,不断的做心理咨询或者不断的看病吃药,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心理和身体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中,这一切不都是自找的吗?

负面情绪来临时,如果去对抗,那就是用负面情绪对抗负面情绪,结果就是导致了更大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来临时,如果去接纳,那就是认同自己的负面情绪,认同自己可以负能量,久而久之虽说习惯了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有可能会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但实际上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如何正确的对待负面情绪?对待负面情绪正确的方式是,不去理会负面情绪,投入到做正能量的事情上去,不断的放大正能量。一切负能量、负面情绪就会退散。祝朋友过得健康、快乐、幸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6
焦虑症是焦虑神经症的简称,是一种功能性或心理障碍。身体各系统并无疾病,也没有任何危险性,不会危及生命。患者的治疗,首先是心理治疗。以同情的心情去关心体贴患者,协助其消除病因,对病因有正确的认识,解决具体困难,并对疾病的性质加以科学的解释,并配合给以适量的抗焦虑药物。患者本身也应该做到下面几点(1)正确认识焦虑症,它不是什么大病,不要有什么负担。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   (4)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 
第3个回答  2021-02-22

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人都是什么人?我接触的都是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完美的,积极向上的。无论他是十几岁的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亦或是工作多年的各行各业的人士。他们遇到问题不是找客观原因,不是责备别人

第4个回答  2020-07-06
你并没有抑郁症这些,是你自己想多了。家里人让你做这些可能是想锻炼你或者他们也很忙,需要你的帮忙。如果你失眠,想吐,那你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去放松心情,但不要将气撒在父母身上,他们真的很爱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