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男女比例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2021年05月11日公布的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从新生儿的情况看,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专家表示,性别均衡发展是人口结构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方面的进步。

人口平均年龄38.8岁,与美国相近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总的看,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指出,我国劳动力资源绝对量较大,但就业压力也不小。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十大看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性别比例:1.08

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 。男女比例是116·9:100。

其中: 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 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全国总人口1339724852人增长5.84%,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

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0-14岁人口占16.60%60岁以上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生育率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扩展资料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女性不仅在出生权上弱于男性,而且在教育权上更是不如男性。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男女平等观念、教育公平理念受到广泛认可并不断得到落实。女性的受教育权在扩大、受教育年限在延长、受教育层次在提高。

特别是同期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男性,使得女性在多方面赶上并超越男性成为可能。人口总数中男多女少、高考状元中女多男少,使得男孩子无论是在考场状元的争夺上,还是在人生伴侣的争夺上,都出现了男性竞争力退化的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性别比例失衡加剧 1300万男子找媳妇困难

百度百科——男女比例失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9
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1.男女比例是多少?

男性占51.24%,女性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105.0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持平。在31个省份中,总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省份有2个,在100至105之间的省份有17个,在105至110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10以上的省份有3个。

2.出生人口有增加吗?

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七人普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

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最新主要数据情况

1.人口总量

全国人口[注]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2.户别人口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3.人口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4.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5.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6.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7.城乡人口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19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