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和杨振宁的资料 简短一点,急呀 快……

短一点,精确一点,谢了!!!!!!!!!!

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
一、生平简介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含合肥市)。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年毕业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米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84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教授证书。
二、科学成就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杨振宁于1971年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回美以后,对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都做了大量工作。杨振宁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2
杨振宇和邓稼先是安徽同乡,北京崇德中学同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同学。
杨振宇,1922年十月一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杨振宇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
第2个回答  2008-04-09
才智差不多,曾是同窗
邓回国,杨入美;
邓隐姓,杨扬名;
邓造两导弹,杨得诺贝尔;
邓一生清苦,杨名利双收;
邓英年早逝,杨老夫少妻;
我不想在此褒贬,但我们都要知道这么一个事实: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邓稼先为祖国奉献了一切,杨振宁却去加入了美国国籍
yangzhengninghuaidan
第3个回答  2008-04-06
才智差不多,曾是同窗
邓回国,杨入美;
邓隐姓,杨扬名;
邓造两导弹,杨得诺贝尔;
邓一生清苦,杨名利双收;
邓英年早逝,杨老夫少妻;
我不想在此褒贬,但我们都要知道这么一个事实: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邓稼先为祖国奉献了一切,杨振宁却去加入了美国国籍
第4个回答  2008-04-08
杨振宁(1922,10.1~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