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建立的汉朝是定都在哪里?

要详细点 蒽 ~顺便说说他是靠什么建立汉朝的

长安。

汉朝是刘姓王朝,有刘邦建立的前汉和刘秀建立的后汉之分,后世史学家习惯将前汉称为“西汉”、后汉称为“东汉”,这是因各自都城方位不同而来。  

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当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初都洛阳,群臣拥护,认为“其固足可恃也”。  

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设为陪都,而定长安城为首都。原来,谋臣张良的分析起了决定作用。《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认为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长安则“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扩展资料:

刘邦建立汉朝:

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为人仗义,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也在家乡沛县起兵,称沛公。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

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彭越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汉朝建立时刘邦本欲定都洛阳 后将其调转为陪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3
定都过程  汜水之阳的定陶,只是刘邦即帝位的临时地点,汉的国都原在栎阳。楚汉战争结束后,关东广大地区都统一在汉王朝之下,若仍在栎阳建都就不妥。于是高帝五年(前202年)五月,刘邦本来想定都洛阳。但仅仅一个月,有前往陇西戍边的齐人娄敬,路过洛阳时求见刘邦。他向刘邦指出:应定都关中。娄敬详细地分析了将国都定关中的好处。他指出:洛阳附近“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而关中不仅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而且宜于对广大的关东地区进行控制:“阴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张良的分析,使刘邦下定决心,立即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当天即下令定都关中。 刘邦车驾由洛阳入居关中。开始仍在栎阳旧都“治栎阳宫”,同时命少府阳城延在原秦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建筑新宫,至高帝七年(前200年)二月,始具规模,首都从栎阳迁往长安。从此以后,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以后的事实证明,西汉迁都关中的措施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再加上西安靠近长城,有利于抵御匈奴和开拓疆域,并且由于关外各诸侯势力狼牙交错,定都关中也有利于控制天下,因此,西汉定都关中是正确的。 

  东汉时期,长安依然为西京,所以,两汉期间,长安一直作为都城存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31
定都过程  汜水之阳的定陶,只是刘邦即帝位的临时地点,汉的国都原在栎阳。楚汉战争结束后,关东广大地区都统一在汉王朝之下,若仍在栎阳建都就不妥。于是高帝五年(前202年)五月,刘邦本来想定都洛阳。但仅仅一个月,有前往陇西戍边的齐人娄敬,路过洛阳时求见刘邦。他向刘邦指出:应定都关中。娄敬详细地分析了将国都定关中的好处。他指出:洛阳附近“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而关中不仅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而且宜于对广大的关东地区进行控制:“阴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张良的分析,使刘邦下定决心,立即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当天即下令定都关中。 刘邦车驾由洛阳入居关中。开始仍在栎阳旧都“治栎阳宫”,同时命少府阳城延在原秦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建筑新宫,至高帝七年(前200年)二月,始具规模,首都从栎阳迁往长安。从此以后,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以后的事实证明,西汉迁都关中的措施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再加上西安靠近长城,有利于抵御匈奴和开拓疆域,并且由于关外各诸侯势力狼牙交错,定都关中也有利于控制天下,因此,西汉定都关中是正确的。 
长安即西安

东汉时期,长安依然为西京,所以,两汉期间,长安一直作为都城存在。
第3个回答  2012-11-23
起初建都在洛阳,后听刘敬建议,命萧何在长安建宫殿,迁都长安

有自身的本事也有谋士的功劳。例如萧何这样的谋士,也有张良等等。樊桧的孔武有力,征战沙场。其实对照《三国志》里刘备能建立蜀国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身边人的众志成城怎么可能会建立起一个巨大的王朝。
第4个回答  2021-07-26
长安汉朝是刘姓王朝,有刘邦建立的前汉和刘秀建立的后汉之分,后世史学家习惯将前汉称为“西汉”、后汉称为“东汉”,这是因各自都城方位不同而来。  
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当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初都洛阳,群臣拥护,认为“其固足可恃也”。  
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设为陪都,而定长安城为首都。原来,谋臣张良的分析起了决定作用。《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认为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长安则“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