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级工资是怎么算的

如题所述

1. 薪级工资的定义
薪级工资是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确定的工资级别。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有65个薪级,而对于工人则设有40个薪级,每个薪级都对应一个特定的工资标准。
2. 薪级工资的计算方式
薪级工资的计算基于可计算的工作年限,包括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在校时间指的是全日制专科以上的教育阶段,从入学年份开始计算工龄。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学历是本科,那么他们的工龄将从本科入学年份开始计算,再加上实际工作年限。此外,职称晋升的时间也会影响薪级工资的档次,晚晋升的人与早晋升的人相比,工资可能会有显著差异。
3. 薪级工资的例子说明
A. 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通常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其中,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部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比例为70%和30%。
B. 了解工资结构后,需要明确员工的岗位。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等。大多数人属于专业技术岗位。行政单位也可能参照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需清楚每位员工的实际岗位。
C. 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例,岗位工资分为13个级别,薪级工资分为65个级别。岗位工资通常随职称变化,而薪级工资则通常随工龄变化。在岗位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薪级工资也会随工龄变化。
D. 对于管理岗位,岗位级别直接影响工资。通常情况下,薪级工资每年晋升一级。但如果员工当年考核不合格或受到处分,可能无法晋升薪级工资。如果需要降低薪级工资或岗位工资,应遵循相关文件和指示进行操作。
E. 薪级工资级别通常反映员工的工作年限。可以通过对照相关表格进行测算和验证。如果员工有脱离工作岗位去进修学习的情况,应从工作年限中相应减去这段时间。
F. 调整工资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薪级工资通常每年晋升一级,一般不需要专门的调资文件。但是,岗位工资随岗位、职称、聘任等因素变化,相关调整通常需要发布正式文件,财务人员只需核实并执行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