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传庾亮字元规。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如题所述

1. 文言文《庾亮传》翻译

【参考译文】

庾亮字元规。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召他为掾官,他没有接受,跟随父亲住在会稽,十分端庄,坚持操守。当时人们都有些畏惧他的方正庄重,不敢随便造访他。

元帝为镇东大将军时,听说庾亮的名声,征召他为西曹掾。庾亮再三推辞,元帝不许。晋室中兴之初,拜为中书郎,领著作,在东宫讲学。他所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多被人们称扬述说。当时元帝正以刑法之术治乱世,将《韩非子》赐给太子,庾亮认为申不害、韩非子的刑名权术之学严厉苛刻有伤礼义教化,不应多留心这 些东西,太子也很赞同。当时王敦在芜湖,元帝叫庾亮前去拜访与其商讨国事。王敦与庾亮交谈,不觉移动座位靠近庾亮,离开后叹道:“庾元规的贤能远远超过裴 呀!”于是上书让庚亮担任中领军。

王敦萌生叛变之心后,内心非常忌恨庾亮,而外表上却很敬重他。庾亮忧愁恐惧,借病辞官。等到王敦起兵后,朝廷加封庾亮为左卫将军,与诸将一起抵抗(王敦的部将)钱凤。到沈充战败逃跑到吴兴时,又授予庾亮持节、都督东征诸军事,率兵追击沈充。王敦之事平息后,(庾亮)因功被封为永昌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庾亮坚决推辞不接受。

等到(明)帝病重时,不想见人,群臣都无法进见。抚军将军、南顿王司马宗,右卫将军虞胤等人,平时为明帝所亲近喜爱,现与西阳王司马羕勾结图谋不轨。庾亮径直进入明帝寝宫见明帝,痛哭流涕不胜悲哀。接着严肃地陈述了司马羕和司马宗等人将要图谋废黜大臣,谋划由他们共同辅政,社稷安危与否,就将决定于今日,言辞十分恳切。明帝因而感动醒悟,使庾亮随他一起入殿登上御座,于是庾亮和司徒王导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加庾亮为给事中,转中书令。

当时王导辅政,皇上年幼,局势艰难,只维持着大体的局面,顾不上细小的事务,所委派的赵胤、贾宁等诸将,都不守法,大臣们为之担忧。陶侃曾准备起兵废黜王导,但郗鉴不同意,这才停止。现在,庾亮又想率众人废黜王导,于是写信给郗鉴,陈述王导的过错,征询郗鉴的意见,郗鉴仍不同意。恰逢王导去世,朝廷征召庾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他又推辞不接受,成帝答应了。咸康六年庾亮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当初,庾亮所乘的马匹是的卢马,殷浩认为的卢马不利于主人,劝庾亮把马卖了。庾亮回答说:“怎么能将自己的祸事转嫁给别人呢?”殷浩惭愧地退 下。庾亮在武昌,殷浩和其他一些臣僚乘秋夜登南楼聚会,一会儿庾亮也来了,大家起来准备回避,庾亮慢慢地说:“诸位稍留一会儿,老夫于此处兴致不浅。”便坐在胡床上和殷浩等人一起谈笑、咏诗。

2. 需要《晋书

1.译文: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

父亲庾琛,事迹在《外戚传》中。庾亮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又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闺阁之中,也并不需严教而自守礼法。

当时人们将他和夏侯玄、陈群相比。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辟他为掾,没有接受,随其父住在会稽,俨然自守。

人们都有些顾忌他的方正严峻,不敢随便接近他。 元帝为镇东大将军时,闻庾亮之名,辟为西曹掾。

到相见时,看到庾亮的仪表风姿,大喜过望,非常器重,并要聘庾亮之妹为太子妃,庾亮反复推辞,元帝不许。又转任丞相参军。

参预讨华轶有功,封为都亭侯,再转参丞相军事、掌书记。晋室中兴之初,拜为中书郎,领著作,侍讲东宫。

其所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多被人们称许。他和温峤同为太子的布衣之交。

当时元帝正以刑法之术治乱世,以《韩非子》赐太子,庾亮认为申不害韩非子的刑名权术之学,严厉苛刻有伤礼义教化,不应多留心这些东西,太子也很赞同。后又迁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当时王敦在芜湖,元帝叫庾亮前去拜访商讨国事,王敦与庾亮交谈,不觉移动座位靠近庾亮,下来后叹道:“庾元规之贤能,远远超过了裴危页呀。”于是表为中领军。

明帝即位,让庾亮担任中书监,庾亮上表推辞说: 臣凡庸浅陋,从小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操节。先前因为中原变故,家乡丧乱,随着先臣南来求有道之主的庇护,只为逃难避祸求食而已,没想到会有这意外之福,交上这样的好运。

先帝登基以来,给予我非同一般的垂顾,既以国之良士相待,又结为姻亲。遂使我置身于亲信恩宠之列,一次又一次地享受到不该得到的待遇。

我从二十岁时,就有了清静濯缨之志,沐浴着礼乐风教。后频繁出入朝廷省阁之中,进而执掌天子六军。

十余年的时间,地位已超过了许多前辈贤达。未建功劳却倍受恩遇,没有人能和我相比了。

普普通通的人命定薄禄,若获福太过,将会带来灾祸,知足而止的原则,我当牢记遵守。如果贪图荣华昧心升迁,一天又一天,就会招来别人的指责怨谤,也会使朝廷名誉受损。

开始想把这些想法上陈于皇帝,而逢先帝驾崩,这区区诚心,也未能上达圣听。 陛下登位,理圣明之政以图新,宰辅贤明,臣僚正直公允,政清民安的颂歌,要执政者大公无私才会出现。

而圣上还在不停地施恩,又要臣任中书监之职。臣若接受此职,则会向天下昭示陛下任人以私。

为什么这样说呢?臣是陛下皇后之兄长,姻亲之嫌,与骨肉兄弟中表之亲不同。圣上虽然是至公无私,圣德贤明,然而世间道德沦丧,自会出来一些看法。

悠悠天地之间,人们都私待自己的姻亲,人人都有这种私心,则天下哪还有以公待之的事呢。所以前汉后汉都是抑后党而朝廷平安,重用姻亲而导致危难。

如果西汉吕、霍、上官、丁、赵、傅、王七族及东汉窦、邓、阎、梁、窦、何六姓都非外戚姻亲,而是和其他臣僚一样平等晋升,即使不能全部保全,也决不会全部败亡。今天本朝的败亡者,更是由于对姻亲的宠信。

臣遍观普通门第之人立世,朝中无朋党,时望无攀援,立足之根本既轻又薄。这种人只要没有大错,人们都能见容。

至于外戚,依靠着帝王,有势逢时,根深枝粗。一旦居权重之位,四海之人侧目而视,一有失误,罪不容诛。

自身招来祸殃,国家也以此为弊端。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姻亲之间的私情人人都难以避免,所以无亲无故的被提拔大家都信服,而姻亲升迁人们不免要起疑心。

疑惑积存于百姓心中,其灾祸也就开始形成于深闺之内了。这是历朝历代的教训,真令人为之寒心。

万物之不能畅通而行的事,圣贤不会去改变它。违背众意求得一寸之进,不如避嫌以明至公之道。

现在就凭我这浅薄之才,内为腹心之臣,外握统兵之权,以求治理天下,实在是不可能,由此而招祸,倒是立而可待。虽陛下丞相了解我的状况,朝廷百官也知道其中真情,但我能够挨门挨户去向天下人解释吗?能让他们都对此坦然不疑吗? 富贵荣华,臣也不是不想要;刑罚贫贱,臣也不是愿接受。

今天恭敬从命则安乐,违命不从则愁苦,臣虽愚笨,为何偏偏要背时违命,自讨苦吃呢?实在是看到前代的教训,才权衡利弊呀。我自身不值得珍惜,但不可以此误国,所以才诚恳地屡陈心愿。

我这微薄的诚意,未能得到陛下的理解,忧郁惶恐不知所措。望陛下以天地日月般的明鉴,理解我的愚忠,臣就是身死也如活在世上一样了。

此疏奏上后,明帝依从了庾亮所请,此事作罢。 王敦萌生叛逆之心后,内心中忌恨庾亮,而外表上却很敬重他。

庾亮担心忧郁,以病而去官。接着又代替王导出任中书监。

王敦起兵后,朝廷加封庾亮为左卫将军,与诸将一起抵抗王敦的部将钱凤。沈充败走吴兴时,又授庾亮持节、都督东征诸军事,率兵追击沈充。

王敦之事平息后,以功被封为永昌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庾亮坚决推辞不接受。转任护军将军。

明帝病重时,不想见人,群臣都无法进见。抚军将军、南顿王司马宗,右卫将军虞胤等人,平时为明帝所亲爱,现与西阳王司马..勾结图谋不轨。

庾亮径直进入明帝寝宫见帝,痛哭流涕不胜悲哀。接着严肃地陈述了司马..和司马宗等人将要谋废大臣,然后由他。

3. 如何翻译“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

南楼咏谑

【原文】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许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译文】

太尉庾亮在武昌的时候,正值秋夜天气凉爽、景色清幽,他的属官殷浩、王胡之一班人登上南楼吟诗咏唱。正在吟兴高昂之时,听见楼梯上传来木板鞋的声音很重,料定是庚亮来了。接着庾亮带着十来个随从走来,大家就想起身回避。庾亮慢条斯理地说道:“诸君暂且留步,老夫对这方面兴趣也不浅。”于是就坐在马扎儿上,和大家一起吟咏、谈笑,满座的人都能尽情欢乐。后来王逸少东下建康,和丞相王导谈到这件事。王导说:“元规那时候的气派也不得不收敛一点。”王逸少回答说:“唯独幽深的情趣还保留着。”

【注释】

1、“庾太尉”句:苏峻叛乱平定后,庾亮(字元规)升任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移镇武昌。使吏,一本作“佐吏”,《晋书·庾亮传》也作“佐吏”,指地方长官的僚属。理咏,吟咏,作诗吟唱。

2、遒(qiú):高昂。函道:楼梯。

3、老子:老人自称,等于老夫。

4、胡床:交椅,是椅腿交叉,能折叠的一种坐具,即马扎儿。谑(xuè):开玩笑。任乐:尽情欢乐。

5、风范:气派。颓:低落;收缩。

6、丘壑:山水幽美处所,是隐士所居之地,比喻深远的意境。

4. 求文言文翻译

原文出自《二十四史·晋书·王隐传》中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

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人也。世寒素。父铨,历阳令,少好学,有著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

建兴中,过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祖纳雅相知重。纳好博弈,每谏止之。纳曰:“聊用忘忧耳。”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当今晋未有书,天下大乱,旧事荡灭,非凡才所能立。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夷成败皆在耳目,何不述而裁之!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行于世,便为没而不朽。当其同时,人岂少哉?而了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易》称自强不息,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何必博弈而后忘忧哉”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道,力不足也。”乃上疏荐隐。元帝以草创务殷,未遑史官,遂寝不报。

太兴初,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预既豪族,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贫无资用,书遂不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隐虽好著述,而文辞鄙拙,芜舛不伦。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年七十余,卒于家。

原文大意:

王隐字处叔,是陈郡陈人。世代贫寒。父亲王铨是历阳令,从小好学,有著述之志,常暗自记录晋代时的事以及功臣事迹,没有完成就去世。王隐以儒家的品德而自守,不交结权贵作靠山,博学多闻,继承了父亲的遗业,对西都旧事作了很多详尽的探究。

建兴年间,过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祖纳对他很器重。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常常劝阻他。祖纳说:“姑且用来解忧罢了。”王隐说:“古人碰上好时代,就以功业来实现自己的志向;没有碰上好时代,就用言论来发挥自己的才学,所以不管世道是盛是衰都不困顿。现今晋没有史书,天下大乱,旧事都散失了,史书不是普通人所编纂得了的。您从小生长在五都,在四方游历为官,华夷成败各种事情都有所见闻,为什么不记述下来并加以剪裁呢?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还能流行于世,死而不朽。与他们同时代的,人才难道还少吗?却都默默无闻,就是因为没有著述呀。所以君子讨厌到死时还默默无闻,《易》提倡自强不息,何况国史能知道得失的踪迹,何必要用下棋来解忧呢?”祖纳叹息说:“不是我认为你的道理不对,而是我的能力不够。”于是上疏推荐王隐。元帝认为创立基业事务繁多,还顾不上史官的事,就搁置起来未作答复。

太兴初年,法令制度逐渐完备,就召王隐及郭璞同任著作郞,让他们编纂晋史。参预平定王敦有功,赐爵平陵乡侯。当时著作郞虞预私自编撰《晋书》,可是他生长于东南,不了解中原之事,多次拜访王隐,并借了王隐着的书私下抄录,见闻渐渐广泛。此后又忌恨王隐,表现在言谈脸色上。虞预出身豪门,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排斥王隐,王隐最终因被诽谤而免官,黜退回家。家贫没有财力物力,不能撰书,就去武昌依附征西将军庾亮。庾亮给他提供纸笔,书得以写成,到朝廷献上。王隐虽然喜欢著述,可是文笔粗鄙拙劣,错杂纷乱没有条理。他的书中有次序的部分,都是他父亲写的;次序混乱意义不明的部分,是他自己写的。七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

5. 庾亮不以己祸嫁人的原文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既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全文翻译!!

庾公(庾亮)骑乘的马当中有匹名叫“的卢”的,有人劝他把这匹凶马(注1)卖掉。庾公说:“把马卖了,自然就有人买,岂不是害了那买主?难道可以把危害自己安全的东西转移给别人马?古时候孙叔敖为了后人杀死两头蛇(注2)(以免后人再看到),在古代就传为美谈。我效法他的做法,不也很豁达吗?”

6. 《梁书》列传第二十四顾协传译文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郡闻喜县人。出生时母亲就亡故了,被祖母抚养。他年少时喜欢学习,善写文章。担任诸暨县令,在任期间不乱用刑罚,老百姓发生争执,就给他们讲明道理,因而深得百姓的称颂和喜爱,辖境之内没有官司诉讼。

先前,子野曾祖父裴松之,宋元嘉年间受皇帝之命续修何承天未写完的宋史,没有来得及写完就去世了,子野常想继续完成祖先遗业。到了齐武帝永明末年,沈约所修撰的《宋书》已经完成,子野更改删简修成《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颇为中肯,沈约看到了子野的著作感叹地说:“我不及他啊。”吏部尚书徐勉将他的情况上奏梁武帝,任命他为著作郎,执掌修订国史兼记录武帝的言行。

梁武帝普通七年,武帝兴师北伐,命子野作讨伐魏的檄文,子野受诏之后,一挥而就。武帝看着子野说:“他的外表虽然单薄瘦弱,他的文章却气势豪壮。”接着又令子野作文晓喻魏相元叉。当夜受命,子野认为可以等到第二天早晨才上奏,就没有动笔。到了五更时分,皇上下诏催子野快速奏上。子野这才慢慢起身,提笔为文,拂晓时就已写成。上奏之后,武帝深为赞许。有人问他写文章快速的原因,子野回答说:“别人的文章是用手写成的,唯独我的文章是用心写成的。”

子野在皇宫十多年,沉静寡欲以自守,对皇上不曾有过什么要求。子野的外祖母家和表兄弟都非常贫困,子野就把自己的俸禄全部供给他们。家中没有住房,就借了两亩官家之地,修了几间茅屋,妻子儿女长期苦于饥寒,子野唯以教诲为本,(而不从物质上满足他们)孩子、侄儿都非常敬畏子野,像对待严父一样来侍奉他,听他的教导。

7.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的翻译

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柱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力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坐处,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穆帝司马耽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影痛饮,到傍晚才回来。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