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客观评价宋江这个人物?

一百单八好汉,宋江绝不是最优秀的,他如何能坐得梁山第一把交椅?他是怎样去扩展人脉的?梁山好汉起义最终失败,与他有直接关系吗?

宋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宋江是带着他全部复杂矛盾的性格出场的.作者这样介绍他: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贝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贝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的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个介绍很全面.又很概括.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供职于统治阶级阵营.为人又仗义豪侠.喜好结交江湖上好汉.这就勾勒出了宋江形象的草图.定下了他性格的基调.点出了他生命的主要基因.以后.宋江的性格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他的一切言行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
忠义是宋江的主体性格.但却不是他性格的全部,他的全部性格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他慈悲仁爱.救苦救难.却又偶尔表现出残忍狠毒.不择手段,他颇富政治远见.极具雄才大略.有时却有显得目光短视.昏庸糊涂,他善于听言纳谏.从善如流.有时却又刚愎自用.拒绝良策,一方面.他以扫除社会黑暗势力为己任.另一方面.他又以尽忠国君为最高行为准则,一方面.他创建了梁山事业.另一方面.他又毁掉了梁山事业--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有机地统一在宋江身上.是那么真实.自然.它们造就了宋江这个特定的艺术形象.
纵观宋江一生.他其实既不敬[忠".也不守[义".[忠义"二字.只不过是他用来玩弄权谋的法宝而已.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为他的任何卑劣的行为披上一件漂亮的[忠义"外衣.夜读水浒.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要警惕现实生活中像宋江一样拉大旗作虎皮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9
首先,宋江没有参与镇压方腊。方腊起事于宋宣和二年(1120),而据《宋史》记载--宋江起义军直到宣和三年仍在活动。因此所谓“宋江接受招安,并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实在不可信。另外,根据1939年在陕西出土的《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显示--宋江被镇压是在方腊之后,这就更加证实了“宋江讨方腊”纯属子虚乌有。

其次,宋江不是文弱书吏,而是陌路强人。据《侯蒙传》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江等36人从河北起兵,在青州、齐州、濮州一带流动作战,打得官军心惊胆颤,一听到他们打来就跑。恰在此时,山东梁山泊也发生了渔民起义。据说宋江义军也到过梁山泊,后来民间流传的“梁山好汉”及“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就是由此演义而来的。

至于宋江等人最后是否接受朝廷招安,现在看来尚无定论。他们的起义坚持了大约4年时间,最后在宣和四年(1122)左右遭到失败。因为史料记载之间的自相矛盾,我们很难判定宋江等人的最终命运。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更相信宋江义军是“斗争到底,并最终全部战死”的说法--当时的北宋王朝已摇摇欲坠,农民起义可谓风起云涌,宋江等人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说明其斗志是顽强的,对朝廷的仇恨也是极深的--象他们这种与地主阶级不共戴天的人,会那么轻易放下武器接受招安吗?

一部《水浒》抹杀了多少历史的真相!
第2个回答  2013-07-09
因为他一开始救了晁盖一命,又因为晁盖是梁山第一交椅,所以梁山上的人都很感谢他,又因为宋江本身也比较豪爽,别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号,而且他上山的时候,吴用等人都很挺他,但是他只想着招安,所以最后形成了悲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