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和视频的远离都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实现的动态画面吗?我的这句话是对的还是错的?

如题所述

是对的,动画是通过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解后画成许多动作瞬间的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暂留原理。

以下是动画的相关介绍:

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动画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是唯一有确定诞生日期的一门艺术,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画的正式诞生,同时埃米尔·雷诺也被誉为“动画之父”。 动画艺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产业体系,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动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4

这句话是对的。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扩展资料:

动画的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暂留原理。一般二维动画,都是以一秒24帧为标准,以保证画面播放流畅,但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动画帧数可以不用达到一秒24帧。

医学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0.34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2

对的。视觉暂留在1824年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皮特最先提出: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中国古代的走马灯,现代的电视机,电影和动画片那些都是这个原理的应用。

当物体在快速运动的时候(文章的旋转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扩展资料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样东西,它就算消失了,我们的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它才会真正消失,而动画片每秒有24帧图片,当旧的印象消失,新的又补上来了,每个画面之间有微小的变化,这样你就不会感觉是一副副的画了,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就是大家平时所看到的电影和电视了。

一般来说,帧率已经足以反映游戏体验是否流畅了,不过,它其实是不能详实可信地反映游戏运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如前面所说,动画和游戏实际上是通过视觉暂留现象来实现动态画面的。

而具体到游戏而言,则需要至少每秒30张画面(也就是30fps)才能保证人眼不会明显地感受到卡顿,但帧率作为计算方式计算的实际上是每秒的平均帧率,它并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一秒内硬件渲染画面的真实情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06
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