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具体流程?

父亲死后儿子都要做些什么?

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5、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6、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7、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8、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9、五七:北方地区在第三十五天的时候,传统叫五七,由女儿做一个纸扎葫芦,并下一碗面,俗称五七开锁。民间信仰说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锁着必须,得给死者开锁,然后死者坐着葫芦过河江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10、守孝: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每个人在三岁前,基本都不离开父母怀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庄也是这样产生的),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11、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12、扫墓:亲友于清明节(介之推于这一日去世)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葬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5

1、开具证明: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居民死亡殡葬证》

在家病逝的。须取得卫生部门(就近卫生院或就医医院)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之后到辖区卫生防疫站换取《居民殡葬证》,再带《居民殡葬证》及逝者户口、身份证到辖区派出所销户,由派出所在《居民殡葬证》上签章。

在医院病逝的。由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之后到辖区卫生防疫站换取《居民殡葬证》,再带《居民殡葬证》及逝者户口、身份证再到辖区派出所销户,由派出所在《居民殡葬证》上签章。

2、联系殡仪、净身穿衣:让逝者干净整洁的走完最后一程

了解殡葬所涉及的流程,服务项目及殡葬商品。了解有关遗体处置的搬运、保存、化妆、入殓和火化等服务细节;关于殡殓仪式的仪式规范、礼厅布置等服务细节。商定服务项目,确定服务项目和殡葬用品。通知殡仪服务接运遗体。

3、悼念仪式:布置祭奠灵堂,选择丧葬用品,通知殡仪遗体接运

遗体接收、冷藏保存:遗体进厅堂时,记载时间、检查遗体状况是否存在腐变、损伤,并向丧户确定逝者相关信息,存放冷藏馆,根据遗体状况和季节温差调节温度,每天保持4次温度检查并做记录。

告别厅布置:礼厅的布置根据需求进行安排,一般保持规范庄重,整洁卫生的规格要求。

其他附属服务:播放哀乐、打开空调、提供热开水、休息室、娱乐室等丧属其他服务需求,并联系社会上业余演出活动队。

举行告别仪式:对厅内冷藏柜、音响、话筒等设备进行检查,并有专人负责服务。

4、火化、寄存骨灰:领取骨灰、《骨灰寄存证》和火化证明

确定火化日期:日期确定后及时通知参加追悼的人员。按照丧俗,遗体应存放3天后方能火化安葬。这个天数指的是虚数,不是实际上的足日(24小时x3天)。

接待洽谈:检查骨灰装具,检查时文明服务,查验是否符合存放条件的骨灰装具,装具内不应放置贵重物品、易腐、易烂物品及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办理寄存手续:填写寄存证的相关内容和备查登记卡,要求内容一致并编号。

骨灰收存:核对骨灰装具上标注的逝者姓名及相关手续。



5、购买墓地、落葬:

根据客户需求,选择自己满意的公墓或是殡仪馆,骨灰罐上贴遗像及留字,以备日后领取。骨灰可以落葬与经营性公墓,也可以择吉日安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5

丧事办理程序

1、办理死亡手续: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开取的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2、注销户口: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4、接运遗体:

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5、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

2)遗体整容;

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

5)领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

丧事注意事项

办理殡葬证件时,需要注意几点:

1、交通事故死亡,须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尸体处理通知书》

2、涉及凶杀、刑事伤害致死的遗体,须有公安部门出具的《尸体处理证明》

3、凡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正常死亡的,须经公安司法部门法医鉴定,并负责签发《死亡医学证明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丧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移风易俗办丧事

  中国人向来重视生命,所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样重要。

  旧时,有钱的丧家办丧事,为竭力表现“哀荣”,是十分讲究排场的。在一般人眼里,某家的丧事办得热闹不热闹,就是够不够哀荣的标准;出殡的行列越长,乐队越多,就越显得哀荣。于是,有些丧家雇了乐队、铜锣铙钹队,甚至雇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车或灵车后面..。其实,哀荣这句话是不通的,倒是“生荣死哀”的说法较切近人情。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旧俗已几乎绝迹。遗体的火化和捐赠给医院,已渐成风气,事实上,不论对生者或死者来说,火葬是最清洁、神圣、省事而又省钱的方式。

  将遗体捐赠给医学机构作解剖研究之用,是近几年观念上可喜的进步。有的死者甚至预留遗嘱或遗言,将眼角膜或肾脏捐给需要移植的病人。无论如何,生命是庄严神圣的,它的价值是无可代替的,临到最后一刻还能发挥它的效用,这才是真正的光荣!

  办丧事的经验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家人或亲友有不幸的消息传来时,最主要的是应力持镇静,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固然悲伤是情理中的事,但在悲伤之中,如能保持一分冷静,必定有助于即将进行的丧礼。

  试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通常可能发生的事例而言,不外下列三种:

  一、意外事件突然发生:如心脏病突发,脑血管栓塞急救无效,遭遇车祸,飞机失事或自杀等。

  二、久病难治,医师束手无策,已嘱办理后事。

  三、原非重病,在医治过程中,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严重并发症,急救无效。

  上述情况的第二种,因为大家心理上甚至于实质上已有准备,一旦不幸到来,就可按步就班办事,至于第一、三两种,因系突然发生,可能令人有措手不及之感,当时直系亲属固然是悲痛莫名,即一般亲友也众说纷纭,乱成一团,如果此时没有一个人冷静地出面来拿定主张,则日后的丧事可能办得毫无秩序,杂乱无章,贻人话柄。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一向认为办丧事是极严肃而重要的一件人生大事,办得妥妥贴贴将使死者“含笑于九泉之下”,办得不好则可能被人讥为“死不瞑目”,而“遗恨终身”。

  不幸既已发生,急也无用,倒是推出可靠、能干的人料理后事要紧,应邀主办丧事的人,非亲即友,首先得了解丧家的经济情况以及他们对丧事的意见。办丧事要记住一个重要原则:贵在严肃有序。

  一般来说,丧事可依以下顺序逐步进行:

  一、先将死者送往殡仪馆——一经医生鉴定并宣告死亡,无论在医院、家中或其他场所,应即以电话通知殡仪馆派专车将遗体运往冰库。遗体启程时,宜由亲友陪伴死者妻(夫)儿(女)一同前往,注意其家属中如有年迈或多病的,最好劝阻不必前往,以免悲恸过度,发生意外,到达殡仪馆后,照例登记,并即移入冰库。

  二、即时约人同办丧事——最好约几位稍有经验的亲友帮忙,分管总务、财务(收支款项)、布置、招待及其他杂务。

  三、与殡仪馆洽谈有关治丧事宜——通常殡仪馆的人员会问下列诸事:开吊时间、丧礼采取何种仪式(是否是宗教仪式)、家祭还是公祭等。

  四、灵堂的布置:灵堂布置以庄严肃穆为原则,正后方墙壁上扎“花牌”,有全花、半花两种,大致以深绿色为底,扎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的正前方置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置四周扎有黄色鲜花的24 时遗像(用黑边镜框)一座,灵桌上通常置备鲜花(黄白菊花为主)、供果、供菜,中间放灵位,两
旁置大香烛一对,另有香炉等,如有致送素花篮的可置放灵桌两旁,以八字形排开较宜。孝家挽联(死者之夫或妻及子女等挽联)挂在遗像两旁正后方的花牌上,其他各界人士致送的挽联挽幛则可分别挂在灵堂两旁墙壁上。花圈、花篮安放于入门两侧。灵堂内左右置长桌,放香烟茶水,并置座椅若干,均备吊唁者休息之用。灵堂门外小间左右或灵堂外两侧空地上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名处。关于灵桌上大蜡烛的颜色问题,一般均用纯白色,若丧家因死者高寿已逾七十或八十,而且子孙满堂,认为是福寿全归,希望点大红蜡烛的,当然,这种做法并无限制,不过灵堂内空气悲伤严肃,死者家属尚在痛哭流涕以表哀思,而点红烛,气氛上极不调和,丧事究非喜事,似以避免为宜。

  五、讣闻的刊发:为向亲友们报告死者逝世及吊丧时间地点,可口头通知,也可发小闻或登报纸讣闻。

  六、收礼处、签名处应注意事项:普通丧事各方送礼大致不外花圈、花篮、挽联、挽幛、奠仪(礼金)等五种,应置备礼簿及谢帖,一方面登记收礼项目及数量,一方面写谢帖交送礼者作为证明之用。礼簿记载得清楚,可作为将来回报的参考。在签名处这一边,通常是招呼来吊唁者签名,并随手送上一朵纸花供佩戴用。

  七、放骨灰用的盒子:骨灰盒有多种式样,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购。

  八、死者的化妆及穿衣等项:这些问题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替你安排,倒不用费太大的心思,通常理发、修容、化妆都做得令人满意,至于穿衣,可根据丧家的要求办理。旧时,寿衣流行所谓“五领七腰”,五领是指穿五件衣服有五件领子,七腰是指穿各种裤子。这种习俗,现在城市是很少了。

  九、出殡的注意事项:参加“送殡”的人数要有约略的估计,不论亲友多少,要准备必要的车辆,以供送殡者乘坐。如果是中午时刻出殡,还需准备点心和饮料。

  报丧条

  报丧条,是人死的当天,通报死讯的纸条,也称报条,报丧条通常只通报家族、至亲及死者生前极为熟悉的好友,多用分送方式,但也有登报启事的。如今利用电话通知,非常方便。

  说明:长辈的丧事,用白色纸,幼辈的丧事,用古铜色纸,上角贴红签,书写亲友的姓名地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1.家里客厅东西全部撤到别的房间,变成灵堂。

2.烧香,点长明灯。三天不能灭,家人轮流守夜。

3.家里来人吊唁,小一辈和父辈要跪着和客人一起磕三个头,客人还要在火盆里烧纸。

4.花圈也送,看个人意愿。还有送帐子的。请人吹唢呐什么的。

5.最后出门去殡仪馆时,要在家里撒硬币,路上在车里也要一直撒纸钱和硬币。

6.火化完回家跨火盆,喝糖水,吃平安干。

7.中午要宴请一起去殡仪馆的亲戚朋友。结束要送给他们每人一份寿碗。

8.从老人家去世到火化入土整三天,然后全部结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