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谈谈大学生应怎样做到知行合一

如题所述

1、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 

2、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

3、既要学习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4、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然要求。

扩展资料:

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应当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1.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群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违背伦理道德但又不违背法律等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时,可能我们中间的一些大学生就不再坚持自己心中的优良道德价值标准,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危机呢?这是因为“道德修养的水平并不会随着知识的丰富而提高,但是知识的探求可以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向前发展,当然道德知识的提高也需要人们进一步付诸实践。”所以这就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升内在涵养的一种要求。没有道德实践,那么道德理论就沦为了空谈。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择善人而较、择善书而读、责善言而行、择善行而从”,由此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2.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主观思维能力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差等知行脱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单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家庭的责任。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注重让孩子学习,认为学习好一切就好,不让或很少让孩子做一些实际动手的事情,殊不知这样做最终还是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而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并且依赖于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具体认识,只有这样才掌握真本领。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实践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行合一,或者说是把知识联系实践的机会,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这不仅让我们把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3.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创新、提倡标新立异的社会,作为新世纪的年轻大学生,应该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王守仁冲破封建道德樊篱、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勇敢精神中,学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为自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注: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答顾东桥书》)知能够指导“行”,是因为知对于当时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行能够实现“知”,是因为行能够把对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转化为“真切笃实”的行动。
第2个回答  2015-05-21
答: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 知,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做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些学生已经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学习.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再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08
大学生:不顶找不到好工作!
第4个回答  2013-07-08
让人一见面就问你看过某某好帖没有的好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