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数字“九五”来形容皇帝的文化依据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古人用九五之尊来形容皇帝是从《易经》中来的,皇帝最早应该是从秦始皇开始出现这种叫法的,秦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为始皇帝,但是九五之尊是后人对皇帝的一种尊称。因为在《易经》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句话中,九五代表着阳气,飞龙也是指阳气极盛的一种状况,而且说“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所以九五这一爻可以说是最好的了,就是说阳气极盛,而且德行极高,这种人基本就是用来比喻天子或者圣人的,所以,九五用来形容皇帝是很合适的。

而且除了这个还有就是九在古人看来是最大的数字,是代表一个无穷大的一种概念。像九天,就是天有无限高,京城之外的无限广阔的地区也被叫做九服,皇帝身边的大臣叫做九卿,可以看出九就是一个概念性的,很多,很大的意思,九五之尊就是说皇帝的尊贵是无限大的,是没有办法形容的。

然后九还是阳之极,就是说是阳气最盛的,但是古人还是讲究中庸,讲究和谐,所以,会用到一个数字五。五在一到九中是中间的位置,正好也是比较符合中庸之道的,而且乾卦中的前五卦就是初九到九五都是有龙在天上的意思,在古人看来,龙本身就是一种神兽,皇帝也是叫做真龙天子,皇帝就像是龙在凡间的一种代表,所以用九五来形容皇帝,就像是说,皇帝就是飞龙在天,是像龙一样的。就像龙一样的德行高尚。

所以用九五之尊来形容皇帝,第一就是数字方面的意思,就是九五是既代表了无限大又符合中庸之道。然后在《易经》中,九五也是代表了德行高尚,代表了阳气极盛的,所以很适合用来形容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0
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九是阳数老大,五是阳数正中间,所以用九和五象征皇帝的权威,称为九五至尊。据说最早称九五至尊的是商朝的开国天子成汤,那时侯还没有皇帝呢,最早的皇帝是秦始皇,成汤那时侯叫天子。史载“接成汤之胤,位九五至尊,承帝王之统”,后来的天子、君主或皇帝们便尊了成汤的例,都把自己叫九五至尊。
第2个回答  2022-04-20
这是由于9是汉字中最大的一个数字,而五是中间的一个数字,所以就代表了尊贵。
第3个回答  2022-04-20
九五至尊意思是至高无上的地位。“九五”最早开始是出自于《易经》早在周朝开始就用九和五来形容帝王的权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