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好父母的立规矩?

如题所述

父母对孩子立家规不难,难的是执行力和家规取得的效果。

要想让孩子做好父母立的家规,并取得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孩子提出无理要求,坚决反对,不能妥协。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有惩罚措施,不能视而不见和马虎了事。执行几次以后孩子就会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大部分孩子都有“拖延症”,也就是做事磨蹭,拖拉。不刚净利索。

父母帮助制定做事时间限定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的事情就立刻停止,哪怕是作业,吃饭等,作业做不完老师会惩罚,饭吃不完自己饿肚子。执行一段时间,孩子的“拖延症”就会得到改善。

做好以上两点基础工作,再来立家规,做到有奖有罚。孩子执行起来就简单了,效果就会好得多。否则都是形同虚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0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没有规矩的话就没有原则,而不懂得给孩子立规矩的父母也往往很难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表示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严,实际上不把家长当回事的孩子往往源自于两方面原因:

1)孩子的生活太随意、没有规矩束缚

2)家长的教育缺乏方式、孩子不服气

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在他们的内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是非观念,只有喜欢和讨厌之分,而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顺从,只会让孩子把家长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自主观念增强,他们听不得苦口婆心、更不愿意被家长处处唠叨。

孩子的教育虽然离不开规矩的环绕,但一个家庭、一个生存环境离不开温暖同样也离不开规则,对孩子太纵容会让孩子失去底线,但如果对孩子太严格的话又会让他们产生较强的叛逆心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在追逐孩子的优秀成长,殊不知优秀成长的背后一定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像是天平称一样平衡质量,父母就像是天平秤里另一端砝码,能够在质量不等的时候适量调整直至平衡,而关于孩子成长里立规矩这件事情,家长就要像天平称另一端的砝码一样,既要做到“爱孩子”的温暖又要做到“立规矩”的标准。

那么,在“爱孩子”和“立规矩”里家长该如何做好平衡里的另一端砝码呢?

1、家长要正确理解什么是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实则过程复杂又细腻,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规矩要求是“你今天必须要这些菜吃完”,这种教育并不是规矩而是对孩子的强制性行为,而在这种强制性行为的规矩下也往往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什么是规矩?所谓的规矩就是有开始、有过程、也有结束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的是“开始-规矩设立、过程-全家参与、结束-形成习惯”,简单地说规矩是放在大环境下谁都需要遵守、而不是针对孩子单独设立。

如果规矩是单方面为孩子而立、对孩子来说就是自由的禁锢,而孩子也会产生“凭什么要我这样做”的不公和叛逆心,倘若规矩是人人都需要遵守的统一,那么在孩子的内心就是另一种体现“人人都需要遵守的规矩为什么自己不遵守呢”?因此家长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建立在全家一起遵守的纪律之上。

2、爱孩子要守住不越线的规矩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他们一边给孩子立规矩、一边无条件地为孩子付出全部,甚至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还会帮孩子承担后果,以至于在时光的转变下最终还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自于天性也是发自于本能,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懂得感恩的孩子,一定是出自于有规矩的家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