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分别指的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濛初。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三言二拍”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三言二拍》从中选取71篇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可读性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去粗取精、一管窥豹。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1,冯梦龙 

冯梦龙 (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2,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时人又称之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

凌濛初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中,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并署海防事。任内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言二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每集四十篇,共120篇。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

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据野史笔记、闻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

扩展资料

三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等篇,通过对商人追求金钱的活动和他们海外冒险理想的描写,反映了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市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部分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如《李将军错认舅》歌颂了坚贞的爱情,《满少卿饥附饱飏》批判了忘恩负义、富贵易妻的丑行,提出了在爱情婚姻中男女平等的要求。而《青楼市探人踪》一类作品则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凶残,荒淫好色。

但总的说来,二拍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较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思想及色情描写较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言二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4
“三言二拍”是明代冯梦龙(1574-1646)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和凌蒙初 580-1644)的“二拍”(即《拍案惊奇》初刻和二刻)的合称。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如《施润泽滩阙遇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在这些作品里,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尊重,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悖的。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体现。“三言”中的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它的刊行,推动了短篇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泛海经商事,可以看出明末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等重视商业描写,在以往的短篇小说中非常罕见。有些作品提出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观点。如《李将军错认舅》,描写了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而和金定结合,后翠翠被李将军虏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翠翠。但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相认,最后以双双殉情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至死不渝的感情。“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
第3个回答  2013-07-14
“三言”是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
“二拍”是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艨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