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睡觉时体温是否变化

如题所述

没有。

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可有轻度变化,例如:下午较早晨体温相对要高,但一般相差小于1℃;

进餐后、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体温也可有轻度升高;突然进入高温环境或情绪激动等因素也可使体温略有升高;妇女在排卵期和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存在轻微的体温差异,如小儿因代谢率高,体温较成年人偏高;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其体温也比青壮年稍低。

扩展资料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指下丘脑的某些对体温变化起调节作用的神经结构。约在100年前就有报告指出局部损毁狗的下丘脑会引起体温升高。上个世纪4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曾以定向刺激法和局部毁损法证明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后外侧部为产热中枢。

60年代后,先后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特别是在下丘脑的视前区和前部对温热刺激敏感的热敏神经元的反应最灵敏。温热刺激该部位时引起散热反应,以冷刺激时结果相反。

为了解释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37℃左右,生理学上采用体温中枢的调定点学说,来解释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是怎样实现对体温调节的。该学说认为,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机制。

恒温动物有一确定的调定点数值(如人类为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送回调节中枢,对产热或散热活动加以调节,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温调节中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呵呵,朋友,我们知道,人体的体温是比较恒定的,但也非一成不变,它在正常范围内,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定正常的波动范围。正常人上、下午温度相比较,一般下午比上午高0.17℃(腋窝温)和0.12℃(口腔温),但也有下午比上午体温低者。

又如昼夜的变化,昼夜间体温可有周期性变化,一昼夜之间,在清晨0~4时最低,从7~9时急剧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至17~19时达最高值,继而下降,至23~24是达稳定值。一日间体温可有三个高峰,第一、二个高峰分别出现于早、午饭后一小时左右,第三个高峰在下午5时以后。其中以第三个高峰值最高,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常在1℃以内。

人体体温由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细胞代谢会产生热量,白天除了要维持心跳、血液循环等基本代谢之外,还要维持吃东西等活动的所需,所以白天需要比较多的能量,身体产生的热量也比较多,体温就会比较高。

到了晚上,人体活动已几乎完成,处于睡眠状态时,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减缓,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和强度都在减弱,体温也随之下降

一般认为这种周期性变化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因,是由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所形成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它的变化,可能同机体昼夜间活动与安静的节律性、代谢、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周期变化有关。此外,外在条件对昼夜间体温周期性亦有影响,例如长期夜班工作的人,体温周期性波动与一般人不同,可出现夜间体温升高,白天体温下降。

所以睡觉时体温是不会升高的,只是晚上在被子里面不通风,热量聚集在一起,造上体温升高的假象.白天热量通过气体发散了,感觉好象体温低一点,实际上正常的体温是没有变化的.只有女人在怀孕初期,基础体温才会有点上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1
从我知道的说,人的体温在凌晨2点左右是最低的,所以人的体温在睡着后呢,是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这是我学的生物知识(⊙o⊙)哦
第3个回答  2013-07-13
体表温度应该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