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史书记载,原始华夏语是炎帝和黄帝联合击败东夷后的融合产物,炎黄后裔在华北平原西部和汾河渭河平原的交融中形成了华夏族。夏朝主要统治中原西部,包括现在的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其语言即为炎黄融合的原始华夏语。而黄帝的原始华夏语则在蓟(今北京地区)流传。
随着商朝的兴起,商族语言起初是华夏化了的东夷语,主要分布在中原东部。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商朝语言与中原夏族语言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原官话的雏形。《诗经》和孔子的教学都使用了以洛阳为标准音的华夏语,这标志着雅言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秦朝的“书同文”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共同语的传播。
汉代,雅言逐渐发展为“通语”和“凡语”,西汉扬雄的《方言》则是以“通语”解释各地方言的开创之作。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语音的“通语”向北方和江南扩展,北魏孝文帝推行正音(洛阳话)的政策,南朝的金陵话也深受洛阳话影响。隋唐时期,洛阳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继续被重视,如孔颖达的经学注疏和文学创作活动都促进了共同语的普及。科举制度中,语音规范也沿用了洛阳语音标准。
北宋时期,汴梁(今开封)和洛阳话相近,形成“中原雅音”。南宋杭州话受中原雅音影响,但仍以洛阳话为标准。直到北宋,中原之音基本定型,与现在的河南方言非常相似。北方官话与河南方言的相似性,源于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作为规范,共同语的词汇和语法体系逐渐形成。
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