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的科学研究

如题所述

1、中国对虾肌肉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在第一向(IEF)中,裂解液配方为8M尿素、2M硫脲、4%CHAPS、65mM DTT、0.67%Bio-Lyte, IPG胶条选择pH4-7、长度17cm,蛋白上样体积为300μL上样量120}μg,搭盐桥,等电聚焦时间80000v*h,主动水化方式上样;平衡时间13.5min;在第二向(SDS-PAGE)中,采用12.5%浓度胶进行电泳;使用硝酸银染色,并适当控制显色时间;最后对胶进行扫描获取凝胶图谱,并用PDQuest软件进行分析。该体系能有效提高中国对虾肌肉蛋白质的2-DE图谱分辨率。
2、通过SDS-PAGE技术研究中国对虾不同溶解性肌肉蛋白质的变化规律,发现中国对虾的低盐溶性蛋白贮藏过程中部分蛋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故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不同贮藏时间的中国对虾低盐溶性蛋白的2-DE图谱进行比较研究,从中筛选出8个差异较为显著的蛋白点进行质谱(MALDI-TOF-MS)鉴定,鉴定出蛋白:NKG2D。该蛋白是与生物体免疫功能相关的受体,且该蛋白点是贮藏过程中蛋白丰度由多变少的显著差异蛋白点。推测NKG2D受体蛋白是反映中国对虾新鲜度品质变化的相关白之一。
3、研究发现壳聚糖涂膜保鲜对中国对虾具有显著保鲜效果,为研究壳聚糖保鲜对中国对虾肌肉蛋白质的影响,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壳聚糖涂膜保鲜与对照组贮藏过程中中国对虾肌肉全蛋白质进行了分析。从三类对比中寻找差异蛋白点:同一冷藏时间保鲜组和对照组的样品2-DE图谱对比、保鲜组样品不同冷藏时间的2-DE图谱对比、对照组样品不同冷藏时间的2-DE图谱对比,从中筛选了8个具有统计意义(P<0.05)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MALDI-TOF-MS)测定,鉴定出蛋白:ATP-PRT (ATP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该蛋白与组氨酸、ATP代谢相关联,推测ATP-PRT是反映中国对虾新鲜度品质变化的相关蛋白之一。 1. 以中国对虾外周血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贴壁培养实验中,比较了不同血细胞收集方法和培养基对中国对虾血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抗凝剂适用于中国对虾外周血细胞原代培养;消毒彻底同时不损伤血细胞是血细胞原代培养的关键之一;中国对虾血浆对其体外培养的血细胞可能有有害影响;本研究的最适培养基为含有 10%小牛血清(BCS),20%或 25%中国对虾肌肉浸提液(ME),1.0g/L 葡萄糖和抗生素的 1×L-15 培养液(L-15+10%BCS+20%或25%ME),pH7.0~7.2,另外添加 12.0g/L NaCl 用于调节渗透压。在 23.0℃,用上述培养基可以获得处于亚汇聚状态的中国对虾血细胞单层,维持时间超过 8d。此外,还进行了中国对虾血细胞悬浮培养和无血清短暂培养的尝试,结果表明,上述 L-15+10%BCS+20% ME 培养基较适合于血细胞悬浮培养,改良的 PBS较适合于血细胞无血清短暂培养。
2. 以中国对虾囊胚和原肠胚等胚胎材料进行了细胞培养。尝试了多种机械方法分离中国对虾囊胚细胞和原肠胚细胞,结果表明解剖法适用于囊胚细胞,自行设计的压片法适用于原肠胚细胞。在培养起始阶段,通过降低血清浓度和缩小培养体系可使中国对虾囊胚细胞和原肠胚细胞迅速贴壁并铺展,囊胚细胞铺展后有明显的生长晕,中后期原肠胚细胞较易达到半汇聚状态。以多种方法进行传代,结果因为细胞无法重新贴壁而失败。基础培养基为 1×Leibovitz’s L-15 培养基,添加 12.0 g/L NaCl,胎牛血清(FBS)和中国对虾胚胎浸提液等,后二者浓度依实验需要而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虾囊胚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可发生形态上的分化,表明本实验方法有望用于对虾细胞分化机理的研究。
3. 上述贴壁培养的中国对虾血细胞在 WSSV 体外感染实验中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理反应(CPE),在产生 CPE 的血细胞中以 PCR 法检测到 WSSV 的 DNA。
4. 以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的血细胞,植块培养所得的类淋巴器官(Oka 器官)细胞和卵巢细胞为材料,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脂质体介导的转染(脂染)和电穿孔法等多种基因转移方法进行了导入真核表达质粒的实验。通过脂染能够将质粒导入悬浮培养的血细胞,植块培养所得的 Oka 器官细胞和卵巢细胞,并使报告基因 EGFP 表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