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桥镇的经济发展

如题所述

青山桥镇位于湘潭县西南边陲,距湘潭县城70公里,有湘潭县“西藏地区”之称。东与排头乡、龙口乡接壤,西靠双峰县荷叶镇,北接分水乡,南到衡山县长青乡。青山桥镇总面积109.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60.8亩,其中水田面积31795.8亩,旱地面积1965亩。辖40个村。1个居委会。479个村民小组,18个居民小组,11097户,45893人,其中农业人口43898人。1995年5月,由原青山桥镇、霞岭乡、晓南乡合并而成,青山桥镇政府位于青山村金盆组,是青山桥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山桥镇分别与湘乡、衡山、双峰接壤,交通便利。属典型的湘中低山丘陵区,海拔均在100米左右,山圆坡缓,连绵起伏,自西向东夹盆地于中。历有“金盆”之称,便自成农工商汇集之地,发展成拥有镇区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的50个省重点建制镇之一。镇内矿产资源丰富,高山一带蕴含丰富的石膏矿藏,观山一带的石灰矿也很丰富,更有三富、富石、富晓一带地底蕴藏的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三富村的青山龙泉现已普及省市县。青山桥镇拥有150余家皮鞋厂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年产皮鞋400万双,年产值2亿元。通过IS09001认证的“涓江”牌皮鞋公司荣获湖南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和“湘潭市名牌产品”称号,同时拥有湖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真皮标志。青山桥镇培养了以皮鞋产业为龙头,以青山木业、富石肉联厂、青山龙泉、昌峰农机厂等企业为支柱的工业产业结构。昌峰农机价格实惠,耐用,远销全国各地。此外,青山桥镇是湘潭县唯一拥有电视台的乡镇。
2001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产业兴镇”的总体要求,精心部署和开展工作,推动青山桥镇小城镇进入“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业,以业活镇”的快速发展轨道。融资1200万元建成专业门面200个、固定摊位300个、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立足本镇的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变单一的水稻种植为多种经济作物与水稻并存,种植经济作物17300亩,其中农民种植油茶和板栗的积极性极高,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效。
2002年,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农田水利建设,争取国家投资615万元在高山、晓南、大河、上方村进行节水农业综合开发。并加快了农村通讯设施建设的步伐,青山桥镇40个村全部通上电话,增加电话用户近2000户。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以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筑巢引风,共引进五个项目,招商引资到位1350万元,外引内联2750万元。
2003年,政府坚持科教兴镇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改造中小学危房,重点对霞岭中学和新铺小学近3000平方米的危房进行改造,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是年10月7日晚,高青村周俭坤一家四口被石鼓镇四路村赵声稳所杀,歹徒杀人后潜逃,2005年10月15日在浙江省安县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于2006年执行死刑。
2004年镇、村干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以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全面落实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每件实事。政府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两补一降”等扶农支农政策,青山桥镇增收近500万元。投资40万元将石门小学改建成石门时代阳光希望小学
2005年,党委、政府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项目建设以帐收纳感引资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积极拓展招商的载体和形式,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狠抓招商引资。是年用了2个月的时间在易俗河和长沙组织青山籍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进行招商引资,取得很好的成效。新增规模企业1家,改制企业1个,招商引资3960万元。通过多渠道筹资200万元建好了一栋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大楼,改善了机关干部的办公条件,了却了多届政府领导的心愿。还投入50万元增铺下水设施3000米,投入380万元对城网进行改造,可以保证镇区10年发展的用电量,投入20万元对镇区内进行亮化、绿化、净化和美化。
2006年,青山桥镇党委、政府按照“项目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镇”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以皮鞋产业为支撑的青山板块经济,共投入600万元平整土地120亩建设皮鞋工业园,工业园先后完成土地规划、报批、平整、划地等程序,引进5家企业,园区的建设带动了产业的聚集,周边很多皮鞋厂家也纷纷做大做强。还投资50万元,将原晓南管区打造成面积3800平方米,可容纳80人集中居住的花园式敬老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点抓好高山、富石2个示范村的建设,通过以点带面,使青山桥镇成为乡风文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乡镇。是年,完成25个村的农网改造,硬化村级公路22公里,新修村级公里25公里。投入410万元兴修水利工程490处。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联兴村建立了100亩的板栗种植基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