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苏·奈保尔的个人生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他在牛津大学遭受了各种歧视———殖民地的地域歧视、印度裔的种族歧视,加上奈保尔又是一个穷小子,这让他更加自卑。
奈保尔是一个没有根的作家。
他是印度裔,但他生活中却没什么印度文化传统。他的出生地是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个先为西班牙殖民地后为英国殖民地的岛国,没有什么流传下来的文化与历史;这个印度移民家庭虽是印度高等的婆罗门种姓,却非常穷;奈保尔自小接受的是英国式教育,但对英国人来说他永远是一个“局外人”。
像奈保尔这种看起来哪里都能扯上关系、但实际上哪里都不真正归属的作家,似乎有一种独特的观察优势,同时也造成了他的分裂。正如他自己所写的,“自卑、急躁、阴郁、内向成为他的性格,使他特立独行、离群索居,却也让他坚不可摧”。
1950年,奈保尔以优异成绩获得丰厚的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但这本应令人骄傲的成绩,却没有给他带来任何骄傲。“离开牛津后,我是越来越痛恨牛津了。我在牛津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我自学,自己成长”。据分析,这应该是他在牛津大学遭受了歧视所致———殖民地的地域歧视、印度裔的种族歧视,加上奈保尔又是一个穷小子,这让他更加自卑。
奈保尔一度深信自己注定是失败者,开煤气自杀不成,毕业后到伦敦求职处境更惨,没人要请一个矮个儿、气喘的小印度人,他连续应征26个工作都告失败,差点儿饿死,后来还是靠妻子教书才勉强维持家计。 由于奈保尔在英国最初的境遇不佳,多年之后,他都还不忘记讽刺这个国家的人,“在英国,人们对自己的愚蠢非常自豪。愚蠢和游手好闲是生活在这里的代价……真的,住在这里像被阉了一样。”
孤独、焦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些经历让奈保尔越来越愤怒,只有愤怒,只有像狮子一样去攻击,他才有立足之地。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写作是他唯一的出路和发泄。他为了写作勇往直前,不惜牺牲一切。
有评论家说,奈保尔要是留在缺少出路的中美洲,他再有天赋,也很有可能沦为被人讥笑的疯子。像他这样的才华与个性,只有西方世界才可能包容他,令他有机会崭露头角成为大家,令他找到真正的读者。
在伦敦的地下室里,奈保尔完成了其长篇小说处女作《通灵的按摩师》以及后来让他扬名的《米格尔大街》。渐渐成名后,奈保尔可以到世界各地旅行,印度、南美、非洲、伊朗、美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游记写作成为他后半生主要的写作内容。
奈保尔是这样描绘他在这些旅行中的感觉的:“我是一个殖民地人,在新大陆的殖民地上旅行,作为一个访问者,在新大陆的浪漫背景里,观察那些被掠夺的土地上半被遗弃的社会,就像从远处观看我自己成长的那个地方。”
伴随着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奈保尔成为世界文坛的一个传奇,他至今出版了30多部作品,先后获过布克、毛姆、里斯、史密斯、柯恩等文学奖,并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是英国女王亲授的爵士,和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雄”。 在文学上,奈保尔的才华为世界所公认;但正如他在诺贝尔文学奖上搞的闹剧一样,在生活中,他是一个举止粗鲁、自私小气、尖酸刻薄的人;在婚姻方面,他的品行更可以用“人渣”或“恶棍”等词语来形容。
据说,奈保尔曾经想写自传,但写了几次都写不下去———他可能自己都无法面对自己的恶。后来,他同意经纪人授权英国作家弗伦奇来写自己的传记。弗伦奇没有客气,通过对奈保尔的采访和各种相关资料查阅,他把奈保尔对第一任妻子和情人的所作所为也呈现给大众。
奈保尔是在牛津读书时认识第一任妻子帕特的,这个英国少女比奈保尔大17天,受过很好的教育。帕特的父母禁止女儿和这个印度人交往,奈保尔的家庭也不同意他找一个非印度人谈恋爱。但这并不管用,两人情投意合,在文学方面的见解更是一拍即合。
帕特深深相信奈保尔的文学潜能,不断给他打气,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舞台梦。为了奈保尔,帕特最终与父亲摊牌,从家里搬了出来。当时,刚毕业的奈保尔根本找不到工作,帕特不但要帮奈保尔制止住悲观的情绪,还要帮他去找工作、写求职信,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
1955年,奈保尔和帕特结婚,当时双方家庭都不知道这事,奈保尔连结婚戒指都没有给帕特买,后来是帕特自己给自己买了一枚结婚戒指。在亲朋们眼中,帕特温和、友善、羞怯、文雅,做得一手好菜;奈保尔脾气暴躁,常常需要帕特母亲般的安慰。
然而,对待这位在生活和灵感上都对自己助益良多的结发妻子,奈保尔却并不是一位忠实的丈夫。在结婚之后不久他就开始寻花问柳。理由很“充分”:他认为自己需要很多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以获取写作灵感。 1972年时,奈保尔因为要写一篇关于阿根廷政局的文章而认识了玛格丽特。她当时才30岁,但已结婚并有了三个孩子。玛格丽特漂亮而迷人,愿意忍受奈保尔在性爱方面的施虐倾向。为了奈保尔,玛格丽特甚至舍弃了丈夫和三个孩子。
在他们刚开始交往的时候,因为奈保尔没什么钱,玛格丽特还得养着他。为了生计,离婚后她甚至当了一个银行家的情。可奈保尔对这个情妇比对妻子还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玛格丽特多次怀孕都被迫流产,因为每次听到消息,奈保尔要么装聋作哑要么骂她想敲诈勒索,甚至说要把孩子送到英国给帕特。
帕特和奈保尔没有离婚,很大程度上在于帕特的无私奉献,而对奈保尔来说,他在文学上也需要帕特的帮助。1977年,奈保尔准备开始写《大河湾》,他请帕特来陪自己,说她不在场,这本书就无法继续。而帕特也真的回来陪他,还在日记中详细记录《大河湾》的创作艰辛。
帕特终生未育,在郁郁寡欢中,因病于1996年去世。帕特去世前,奈保尔在巴基斯坦遇到了现任妻子纳迪拉。他与比自己小20岁的纳迪拉一见钟情,已年过五旬的玛格丽特则被抛在脑后。帕特去世之后,奈保尔火速与纳迪拉结婚。
一位在上海参加奈保尔活动的作家感叹:“在他(奈保尔)的一生里,他对帕特、对玛格丽特都是无尽地索取,无情地抛弃。然后,他遇到了生命中最后一个女人,一个终结者,最终被她所控制。”
在上海书展的现场,一个记者告诉他们,《奈保尔传》已经有了中文版。这对夫妻的反应都很快———奈保尔说:“真的啊!”纳迪拉则说:“太糟了!” 他的祖上属印度教的婆罗门阶层,这个宗教与周围的另一种宗教斗得十分厉害。奈保尔分别在80年代和90年代访问过印尼、马来西亚、伊朗等亚洲国家,写了两本文化游记,卖得很好。他对原教旨主义批判得很严厉,一般白人知识分子是不会这样批评异文化异宗教的,无论是左派还是自由派,都愿意表现出对他种文化的尊重。此外,“第三世界”在奈保尔的小说中多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其实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第三世界国家往往把自身的问题归结为殖民地时期的后遗症,其实它自身也的确有问题———比如道德规范不能建立的问题,官员是否廉洁的问题,也就是推翻旧的殖民统治以后新的良性社会不能真正建立的问题。对独立后新国家的批评,是否就意味着留恋以前的殖民统治呢?也不能这样说。新国家的残忍度有时更大。从这一点上看,奈保尔走得很远,他说出了西方白人不敢说出来的话。
奈波尔跟英国女子佩崔夏·海尔结婚41年,直到她于1996年因癌症去世。在派崔克·负兰去撰写的授权传记中,奈保尔承认虐待妻子以及经常有情妇,甚至承认他可能促成了她的死亡。 除了经常在伦敦去找应召女郎以外,奈波尔在1972年开始迷恋已婚英裔阿根廷女子马格鹿特·莫瑞,而且往往为了跟她旅游而抛弃自己的妻子。福兰曲的传记也描述他们关系中的性暴力。奈波尔也往往会在心理上虐待他的妻子,告诉她很想念他的情妇,但他还表示,他需要她的妻子帮助他编辑他的书籍。崔夏去世之后两个月,奈波尔又抛弃情妇,另娶了娜迪拉·奈波尔,一位离过婚的巴基斯坦女记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