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代酸代碱,呼酸呼碱,PH,PaCO2,HCO3-.的正常值是多少?

如题所述

代酸、代碱、呼酸、呼碱的鉴别

1、呼吸性看PaCO2(正常值35~45mmHg):升高为呼酸,降低为呼碱;

2、代谢性看HCO3-(正常值22~27mmol/L)和BE(正常值-3~+3):升高为代碱、降低为代酸;

3、PH(正常值7.35~7.45):在正常范围是代偿期,不在正常范围就是失代偿期;

4、AB、SB(实际、标准碳酸氢盐,正常值22~27):

当AB≠SB时,反应的是呼吸性,AB>SB为呼酸;AB<SB为呼碱;当AB=SB时,反应的是代谢性,小于正常值为代酸;大于正常值为代碱。



扩展资料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1)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值又可分为AG增高型和AG正常型;

(2)呼吸性酸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3)代谢性碱中毒,根据给予生理盐水后能否缓解分为盐水反应性和盐水抵抗性酸中毒;

(4)呼吸性碱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5)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可细分为分为酸碱一致性和酸碱混合性。

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或者肺和肾功能障碍使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障碍,均可使血浆中HCO3-与H2CO3浓度及其比值的变化超出正常范围而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如酸中毒或碱中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酸中毒:HCO3-/H2CO3比值<20/1(考试时涉及此句的内容很少),PH值下降或低于正常下限7.35.(通过这一句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
  碱中毒:HCO3-/H2CO3比值>20/1(考试时涉及此句的内容很少),PH值上升或高于正常上限7.45.(通过这一句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

  单纯性酸碱失衡的内容如下:

  代谢性酸中毒:因血浆HCO3-下降造成的酸中毒。(注:通过题中提到的HCO3的值进行判断)

  代谢性碱中毒:因血浆HCO3-增多造成的碱中毒。(注:通过题中提到的HCO3的值进行判断)

  呼吸性酸中毒:因H2CO3增多使PH值下降。(注:通过题中提到的PaCO2的值来判断)

  呼吸性碱中毒:因H2CO3下降使PH值升高。(注:通过题中提到的PaCO2的值来判断)

  PaCO2是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是:动脉血35-46mmHg;静脉血37-50mmHg.

  PaCO2>50mmHg提示存在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期。PaCO2<35mmHg提示有呼吸性碱中毒。

  选择题中还常提到“BE”这个值,了解其意义可以作出初步的判断。

  碱剩余: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即温度37度时,一个标准大气压,PaCO2为5.32kPa(40mmHg),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用酸或碱将1L血液的pH调整至7.40,所需的酸碱量。(注:这个概念只要了解即可,碱剩余只是一个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血气分析中的指标。)

  参考范围:-3—+3(注:在正负3之间)

  临床意义:BE>+3时,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3时,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注:当选择题中提到BE时,看看其数值是多少,就可以大概判断是代酸或是代碱了,但这方法仅用做题。临床情况极复杂,看到参考内容时就可以发现。所以临床中不能这样判断)

  选择题中第二个常出现的指标是:“HCO3”。和BE一样,这也是一个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实际碳酸氢盐(AB):指从人体血浆中实际的HCO3-含量。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在体温37度时PaCO2在5.32kPa(40mmHg),血红蛋白在100%氧饱合条件下测出的HCO3-的含量

  关于AB或SB的定义不需要掌握,了解即可。但它们的临床意义要很清楚。

  AB:动脉血21-26mmol/L;静脉血22-28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SB:21-25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CO2CP是指二氧化碳结合力,这个指标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比较少。它的正常值范围是:22-31mmol/L.它的临床意义是:升高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降低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临床上单纯的酸碱失衡较少见,多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总结以下3点:

  1、通过PH的值来判断为酸中毒还是碱中毒;7.35-7.45;

  2、通过PaCO2的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呼酸还是呼碱;

  3、通过BE和HCO3-来来判断是否存在代酸或是代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04
代酸、代碱、呼酸、呼碱的鉴别
1、呼吸性看PaCO2(正常值35~45mmHg):升高为呼酸,降低为呼碱;
2、代谢性看HCO3-(正常值22~27mmol/L)和BE(正常值-3~+3):升高为代碱、降低为代酸;
3、PH(正常值7.35~7.45):在正常范围是代偿期,不在正常范围就是失代偿期;
4、AB、SB(实际、标准碳酸氢盐,正常值22~27):
当AB≠SB时,反应的是呼吸性,AB>SB为呼酸;AB<SB为呼碱;当AB=SB时,反应的是代谢性,小于正常值为代酸;大于正常值为代碱。
扩展资料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1)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值又可分为AG增高型和AG正常型;
(2)呼吸性酸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3)代谢性碱中毒,根据给予生理盐水后能否缓解分为盐水反应性和盐水抵抗性酸中毒;
(4)呼吸性碱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5)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可细分为分为酸碱一致性和酸碱混合性。
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或者肺和肾功能障碍使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障碍,均可使血浆中HCO3-与H2CO3浓度及其比值的变化超出正常范围而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如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3个回答  2019-04-11
酸中毒:HCO3-/H2CO3比值<20/1(考试时涉及此句的内容很少),PH值下降或低于正常下限7.35.(通过这一句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
碱中毒:HCO3-/H2CO3比值>20/1(考试时涉及此句的内容很少),PH值上升或高于正常上限7.45.(通过这一句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
单纯性酸碱失衡的内容如下:
代谢性酸中毒:因血浆HCO3-下降造成的酸中毒。(注:通过题中提到的HCO3的值进行判断)
代谢性碱中毒:因血浆HCO3-增多造成的碱中毒。(注:通过题中提到的HCO3的值进行判断)
呼吸性酸中毒:因H2CO3增多使PH值下降。(注:通过题中提到的PaCO2的值来判断)
呼吸性碱中毒:因H2CO3下降使PH值升高。(注:通过题中提到的PaCO2的值来判断)
PaCO2是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是:动脉血35-46mmHg;静脉血37-50mmHg.
PaCO2>50mmHg提示存在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期。PaCO2<35mmHg提示有呼吸性碱中毒。
选择题中还常提到“BE”这个值,了解其意义可以作出初步的判断。
碱剩余: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即温度37度时,一个标准大气压,PaCO2为5.32kPa(40mmHg),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用酸或碱将1L血液的pH调整至7.40,所需的酸碱量。(注:这个概念只要了解即可,碱剩余只是一个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血气分析中的指标。)
参考范围:-3—+3(注:在正负3之间)
临床意义:BE>+3时,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3时,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注:当选择题中提到BE时,看看其数值是多少,就可以大概判断是代酸或是代碱了,但这方法仅用做题。临床情况极复杂,看到参考内容时就可以发现。所以临床中不能这样判断)
选择题中第二个常出现的指标是:“HCO3”。和BE一样,这也是一个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实际碳酸氢盐(AB):指从人体血浆中实际的HCO3-含量。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在体温37度时PaCO2在5.32kPa(40mmHg),血红蛋白在100%氧饱合条件下测出的HCO3-的含量
关于AB或SB的定义不需要掌握,了解即可。但它们的临床意义要很清楚。
AB:动脉血21-26mmol/L;静脉血22-28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SB:21-25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CO2CP是指二氧化碳结合力,这个指标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比较少。它的正常值范围是:22-31mmol/L.它的临床意义是:升高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降低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临床上单纯的酸碱失衡较少见,多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总结以下3点:
1、通过PH的值来判断为酸中毒还是碱中毒;7.35-7.45;
2、通过PaCO2的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呼酸还是呼碱;
3、通过BE和HCO3-来来判断是否存在代酸或是代碱。
第4个回答  2019-10-24
酸中毒:HCO3-/H2CO3比值<20/1(考试时涉及此句的内容很少),PH值下降或低于正常下限7.35.(通过这一句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
  碱中毒:HCO3-/H2CO3比值>20/1(考试时涉及此句的内容很少),PH值上升或高于正常上限7.45.(通过这一句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
  单纯性酸碱失衡的内容如下:
  代谢性酸中毒:因血浆HCO3-下降造成的酸中毒。(注:通过题中提到的HCO3的值进行判断)
  代谢性碱中毒:因血浆HCO3-增多造成的碱中毒。(注:通过题中提到的HCO3的值进行判断)
  呼吸性酸中毒:因H2CO3增多使PH值下降。(注:通过题中提到的PaCO2的值来判断)
  呼吸性碱中毒:因H2CO3下降使PH值升高。(注:通过题中提到的PaCO2的值来判断)
  PaCO2是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是:动脉血35-46mmHg;静脉血37-50mmHg.
  PaCO2>50mmHg提示存在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期。PaCO2<35mmHg提示有呼吸性碱中毒。
  选择题中还常提到“BE”这个值,了解其意义可以作出初步的判断。
  碱剩余: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即温度37度时,一个标准大气压,PaCO2为5.32kPa(40mmHg),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用酸或碱将1L血液的pH调整至7.40,所需的酸碱量。(注:这个概念只要了解即可,碱剩余只是一个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血气分析中的指标。)
  参考范围:-3—+3(注:在正负3之间)
  临床意义:BE>+3时,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3时,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注:当选择题中提到BE时,看看其数值是多少,就可以大概判断是代酸或是代碱了,但这方法仅用做题。临床情况极复杂,看到参考内容时就可以发现。所以临床中不能这样判断)
  选择题中第二个常出现的指标是:“HCO3”。和BE一样,这也是一个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实际碳酸氢盐(AB):指从人体血浆中实际的HCO3-含量。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在体温37度时PaCO2在5.32kPa(40mmHg),血红蛋白在100%氧饱合条件下测出的HCO3-的含量
  关于AB或SB的定义不需要掌握,了解即可。但它们的临床意义要很清楚。
  AB:动脉血21-26mmol/L;静脉血22-28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SB:21-25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CO2CP是指二氧化碳结合力,这个指标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比较少。它的正常值范围是:22-31mmol/L.它的临床意义是:升高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降低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临床上单纯的酸碱失衡较少见,多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总结以下3点:
  1、通过PH的值来判断为酸中毒还是碱中毒;7.35-7.45;
  2、通过PaCO2的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呼酸还是呼碱;
  3、通过BE和HCO3-来来判断是否存在代酸或是代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