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什么特征?

如题所述

1.

孤独、自卑、缺乏安全感

如果说父母相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那么父母的施暴,是给孩子最坏的毒药。

原生家庭里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包括他们的性格、婚姻观。

在家庭暴力影响下长大的孩子从小没有安全感,或者是说对同一件事,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安全。对爱情甚至婚姻拥有一种相比常人来说更加谨慎的态度。

内心渴望一个家,但是又不敢轻易和别人组建,悲伤到了极点,总是以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不能带给别人幸福。

总是羡慕别人比自己好,哪里都好,越热闹的场景反而开心不起来。

看到别人一家几口幸福,就会不自觉的默默低着头,太幸福的场面往往会刺激到他们。

2.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向施暴者认同



针对儿童习得暴力行为的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做过一个实验。



研究者从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各挑选了36名男孩和女孩,并分成三个组。



其中,有一组儿童会观察成人对波比娃娃施暴的场面。



那个人会坐在波比娃娃身上,然后反复击打它的鼻子,又把它抛向空中,并在房间里踢来踢去。



一边踢,一边谩骂,暴力场面持续10分钟后,实验者会把孩子带走。



最后,所有参与实验的孩子,会被带进一个放置了攻击性玩具的活动室。



研究人员等着孩子们对此作出反应。



实验发现,那些观察过暴力行为的孩子,其攻击性,远高于别的孩子。



在这些孩子中,男孩平均表现出104次暴力行为,而女孩只有48.4次。



同时,男孩的身体攻击倾向明显,而女孩的语言攻击倾向明显。

3.如果别人怕我,就不敢伤害我



豆瓣上,一个从小生活在家暴环境中的女孩,倾诉了这样一段经历。



她生长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而她母亲又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对于家暴,她母亲在外人面前只字不提。



小时候,她看到父亲打母亲,会冲上去阻拦,所以她也会因此被打。



她憎恨自己的软弱,更憎恨母亲的不反抗。



每次被打后,母亲总说:“忍忍吧,好好过日子。”


母亲的忍耐,让她看不到希望,于是,她计划杀掉父亲。



同时,她又担心谋杀不成功,反倒把自己搭了进去。



所以,她跟母亲商量说,她们联合起来,一起杀掉父亲。



可母亲马上制止了她,并强制要求她以后不许说这种话。



无奈之下,她只能游说他们离婚。



她花了三年的时间,成功地让父母离婚了。



而这时,她才14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