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提高法律意识

如题所述

一、多读读历年考研法律资料和参考书籍

1、不断更新你所获得的新知识,如仔细阅读法律资料和参考书籍,尤其是普通法国家的普通法和海洋法,国家的法律等;

2、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不断思考和探究,以便完善自身的法律理论知识;

3、定期参加一些有关法律的学术刊物,以及经典法律案例,考虑案件中一切可以避免的行为和重要思想;

4、参加法律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与业内专家探讨实践案例,并结合法律理论,完成自己的思维和知识;

5、向专业律师、法律案件代理人、法学专家和法学会组织者学习实务技巧,调整案件的处理思路。

二、通过看新闻、应用手机APP、多参加社团等不同渠道来提高法律意识

1、根据自己的兴趣,多看新闻资讯,周知重大政治事件和法律争议,尤其是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2、定期使用手机APP或者在网上浏览更多法制知识,更新自身的相关认知;

3、积极参加各种关于法律的宣传讲座和社团活动,多总结别人实务上的出色之处,以铭记在心;

4、接受法学报刊的咨询,多调查公司的社会风险、企业的合规法律服务等,对实际的案件和政策进行认真分析;

5、参加关于法律的竞赛,结合本职、经验和学习,把重点放在学习上,不断加强法律的知识基础。

以上回答来自 S9社区-小九aini❤  原文链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5
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应注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对在校生法律意识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法律基础》课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看法,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高等院校开设《法律基础》课是在1986年9月,其性质是本专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国家教育部还将它列为德育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基于这一事实,很多人认为《法律基础》课具有“双重性”,即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法律基础》课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要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2、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因为这样做可以克服“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这种改革会使课程内容得以精练,即使讲些必要的具体条文,也只是作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材料对待,而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这不仅会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主要内容,也会为运用其他的教学方式、手段提供可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3、应使《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三种教学观念。一是树立“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求学;二是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即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相辅相成,避免教书和育人相割裂。
4、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案例教学法”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院长郎代尔[8]曾经说过:“有效的掌握法律原理的最快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学习那些包含这些原理的案例。” 案例教学是指由教师选用生动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司法判案成例,通过学生自己对案例分析及教师的指导、讲解,使学生掌握法学原理、基本制度。这一教学方法,打破了原有的纯理论知识满堂灌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原来以教师为权威的教学变成了师生互相交流,学生充分参与的平等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此外,高校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观点和法制观念,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