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傅聪简介

如题所述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
简介:
<傅雷家书>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只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
主题: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7
傅雷是出了名的严父,傅聪与弟弟傅敏小时候都很“怕”父亲。傅聪小时候顽皮,一边练琴一边偷看《水浒传》。总是被父亲发现,虎着脸一声大吼,盛怒训斥。傅聪曾经对父母的好友杨绛诉说,“爸爸打我真痛啊!”。而傅雷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向小儿子傅敏回忆往事的时候,也内疚地说:“你和你哥没有欢乐的童年。我对你们太严了。”
严厉,来自于傅雷的严谨,由对自己的严谨发展为对儿子们要求的严格。傅雷希望儿子有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他教育儿子:“做人,才做艺术家,才做音乐家,才做钢琴家。”父亲的严厉换来的是儿子的出色,
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作为钢琴家的傅聪也秉承了父亲的人格和艺术品质,恪守着自己做人和音乐的原则。
儿子无疑是傅雷这一生最精彩的作品,然而最令作为父亲的傅雷感到骄傲和幸福的,并不仅仅是儿子的出色,而在于儿子与他之间的感情。
1954年,傅聪赴波兰留学,两年后回家住了一个半月,那一个半月的时间,让这对父子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傅雷在信中对儿子说:“真的,你那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我高兴的是我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生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从儿子害怕的严父,变成儿子的“朋友”,父子亲情的这次跨越,恐怕要得益于傅聪1954年赴波兰留学到1956年回国之间的父子通信,这段时间的书信使这对父子完成了从感情到思想的全部沟通。父子间感情的心门在文字间打开,通过真诚的情感倾诉、殷切的嘱咐,父子俩的心灵终于在鸿雁往来中靠得更近,父亲也不再“可怕”,而是可敬、可亲。傅聪再度出国后,家书往来仍然在继续,在书信之间父子俩共同感受着珍贵的亲情,感受着人生和艺术的心灵共鸣。
《傅雷家书》收录的书信,集中于1954年1月到1966年8月,在这12年的鸿雁往来中,这个家庭经历了最动荡的传奇。傅聪从负笈求学到成名,因为政治原因不得不远走英伦,再到成家立业。而他刚直不阿的父亲,面对国内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最后终于和傅聪的妈妈一起选择自尽。在家书的点滴往来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深藏着什么的感动和体悟,傅聪将会在4月17日《情感传奇》的访谈中一一细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