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别人眼里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的差别?

如题所述

我喜欢思考,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所以我引用了木桶原理(长短板),并创造出了一套木桶模型这一概念,希望你能听明白~
我们人其实大多都不了解真正的自己,有些认知只是从别人口中评价得知。比如有的人父母评价他/她很乖,他就会想要把他自己做成乖宝宝;如果他学习不好,别人都评价他很坏,或许一般人就会真的把自己变坏(除非你很聪明但不好好学)
好举例完毕我开始引用我的木桶模型:每个人都有组成自己的木桶条,这些可以是学习成绩,智商,情商,人品,身高,体重,等等一个人实际存在的东西,围成一团,便是你自己。并且木板的应有高度都有一个社会公认值,自己也会有一个值---当木板达到了自我公认值,自己会自信,甚至自负。但是别人不一定会认可你;当木板达到了社会公认值,大多数人就会认可你。但还是会有少部分人公认值更高,这时要懂得知足常乐(比如最简单的外貌),自我公认值会随着成长思想转变变得不同,但社会公认值基本不变(因为只有时代变迁才可能改变)
这些木板也分为社会必要板和不必要板。举例,一个20多岁刚进社会的男人,人们更看中他的赚钱能力,事业,装备等等,这些就是必要板,男人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流浪唱歌什么的,如果他能用不必要板完成必要板的事情(比如赚钱),那么人们大多也会认可他,但如果不能,人们就会批评他,甚至他自己都无法生存。所以别人眼里,男人要现实一点,有时现实可能会埋没真正的自我。但如果必要板就能达到,则人再去做真正自我想做的事,别人才会认同。
随着你接触新事物比如唱歌,画画,唱歌画画的木条会形成新的0高度的板,此时如果别人不知道你涉及了唱歌画画,那么你的短板只有你自己知道;但如果别人知道了,你刚开始零基础唱得难听,画的烂(原木桶理论是决定你的不是最长的板而是最短的),那么别人对你的评价就会降低,但随着你慢慢学习,让唱歌画画的木板增高,一旦达到了社会公认值(你唱的好听了,画的逼真了)他人才会认可你,但可能你自己要求高,还想往上走,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就会认可你,当木板达到一定长度,你就会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甚至可以掩盖或弥补你的短板,就好比声音是人的第二张脸,人长得一般但声音好听,声音的长版会弥补外貌的短板。
但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自我认可值高低都不同,所以别指望所有人都会一致评价你什么,但社会公认值是固定的所以只要大部分人就收就可以
就上述例子,比如在他人的眼里学习好坏是一个人木桶的一条,比如社会公认值是你考试要及格,你及格了,大部分人对于你学习这条板就不会批评反而喜爱,不及格,学习好的人就不会认可你的学习板。这时,就要看其他板,其他板高了,大多可以弥补你的学习板,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人认可你,如果你没有其他长板,那么就别怪别人无情。所以要提升自己。
所以,当别人不了解你时,人们和你开始接触,不管他们喜不喜欢你,你在他们心中的板数都不可能太多,也就2,3条,随着慢慢了解你也会全面认识你。一开始喜欢你的,你在他心中一定长板多,但这里就存在主观和客观因素了。比如一个小女生看见一个帅哥,她们会在心中幻想一些东西,如果他真的很好,那就回原来越喜欢;如果跟想的不一样那又会被主观因素破坏,所以不成熟的人看东西是片面的,做好自己,让自己的木板达到社会公认值才重要
综上,说几句接地气的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社会公认板是不变的,每个人看自己的木桶都不一样,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会越看清你的木桶(你个人),但很少。所以多达到社会公认板(这个大致需要生活认知以及现实所需),做好自己就行了,不需要太在意什么差别。要真说差别,那就把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精力放在亲人,朋友上,毕竟只有他们可能愿意了解你(你的父母都不一定完全了解你);不认识你的人,不管是误会,依赖,猜忌你,皆因他们没有精力去看了解你的木桶,只是片面的看到了几条,长或短。时间会解决一切。主要在意亲人朋友。别人不了解在意的话想法让他了解;有差别不要紧关键做好自己。
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写,语序没有整理太好,而且我的理论比较无趣,先凑活看看,如果能看懂再好不过,望楼主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6
别人眼中的自己,只是给你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不可太在意,但是也不能忽视。总之一句话,对于别人的评价,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2个回答  2016-05-13
活出自己,对待生活积极向上,我们不能考虑到每一个人对我们的看法,但是我们可要对自己要求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