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僧人所谓的六根清净:去贪、嗔、痴、怨、疑、慢分别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嗔、疑和慢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六根清净】
又云六根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亦指我人身心充满种种功德而清净。
台宗所说,圆教十信位为六根清净位。‘法华经’法师品:依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经典等五种行,可依圣典力量,而俾获六根清净,并得六根种种功德!将以上想法配于修行行位,在判教上之别教而言,即为三贤位;依圆教而言,则为六即中第四相似即。五种行为五品弟子位。
【十使】   十使者,即十烦恼也。谓贪、嗔、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也。台家分为五钝使、五利使。
  一、五钝使 谓贪、嗔、痴、慢、疑也。
  二、五利使 谓身、边、邪、取、戒也。
  钝谓迟钝,谓此五种妄惑,由推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而言,故名为钝。利即快利,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
【五钝使】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五钝者,钝即迟钝也。谓此五种妄惑,由推前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一、贪欲使],贪即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着世间色欲财宝,恣纵心情,而无厌足,由此贪惑之所驱役,流转三界,故名为使。(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恚使],嗔即忿怒,谓诸众生,于违情境上,起诸嗔恚,恼乱自他,由此嗔惑之所驱役,流转三界,故名为使。
  [三、无明使],无明即迷惑不了,乃痴惑也。谓诸众生,以迷心缘境,于一切法,不能明了,由此痴惑之所驱役,流转三界,故名为使。
  [四、慢使],慢即自恃轻他也。谓诸众生,自恃种姓富贵,有德有才,轻蔑于他。由此慢心之所驱役,流转三界,故名为使。
  [五、疑使],疑即犹豫不决也。谓诸众生,迷心乖理,不能通达法相,由此疑惑之所驱役,流转三界,故名为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2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字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
效。眼、耳、鼻、舌、身、意为人的生理六根。
第2个回答  2013-07-12
嗔是发怒 妒忌 怀恨的意思 疑是疑惑不能信解 对正法和善法产生怀疑 慢是贡高我慢和自甘卑劣的意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12
真正的放下执着分别 生起真实的菩提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