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有蛀牙,为何孩子却有呢?蛀牙的“祸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根据一份权威的口腔健康发展报告,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也就是说,5岁的儿童中,每2位就有1位有蛀牙!人们常说,吃糖烂牙齿,但是,有些妈妈却很疑惑了,平时基本上不给孩子吃糖,才3岁的孩子,怎么也长蛀牙了呢?

那么,先来看一看蛀牙是怎样形成的。

蛀牙是由于细菌、口腔环境、宿主、时间四大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通俗来讲,也就是:孩子吃完东西后,少量的食物残留在牙齿上,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一种酸性物质,悄悄包裹并腐蚀牙齿。这种酸性物质包围牙齿的时间越长,对牙齿的损害就越大,天长日久,就会逐渐导致牙齿脱矿,继续破坏就产生像被虫子咬过一样的洞,形成“蛀牙”。

小知识:蛀牙常常被称为虫牙,其实在牙齿上留下黑洞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虫子,而是小小的细菌。

糖坏牙,并不是糖的错
“妈妈,我要吃糖。”“不要吃太多糖,小心牙里长虫。”

实际上,坏牙的不仅仅是糖果零食,所有碳水化合物都具备这种“能力”,比如米饭、各种面食等等,都会产生大量糖分,残留在我们口中。

如果因为怕坏牙就不吃糖,那也太残忍了。

糖之所以会坏牙,是因为我们让糖长时间停留在牙齿上,让它有充足的时间跟细菌发生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

不良的饮食习惯,才是孩子蛀牙的元凶

有一些家长,把零食当做哄娃法宝,孩子哭闹了,给零食;孩子打闹有争执了,马上拿出糖果分一分,平息争端。孩子的牙齿频繁地接触食物,又没有及时清洁,富含糖分的食物黏在牙缝和窝沟中,腐蚀着孩子的牙齿。

这种频繁地进食又不清洁口腔中残留食物的行为,才是孩子长蛀牙的最重要原因。

还有一些宝宝,有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奶瓶龋”。因为奶嘴紧贴着前牙,而奶瓶中的牛奶正好为口腔内细菌滋生提供了养分,特别容易造成乳前牙典型的“奶瓶龋”。

所以,建议妈妈在宝宝每次喝完奶之后,都要帮宝宝清洁口腔内部牙龈及牙齿(特别是在入睡前),千万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吃糖不长蛀牙的秘诀

香港一些幼儿园用“黄布袋”来帮孩子预防蛀牙。幼儿园给每个孩子发一个黄色小布袋,想吃零食时就把零食放到布袋里,攒在一起,到了规定的时间,一次吃完。

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的营养需要,又能减少孩子吃零食的次数,可以有效预防蛀牙。

减少吃糖的次数(集中进食),并且吃糖以后注意漱口,这就是孩子吃糖不长蛀牙的秘诀。当然,吃糖还是要控制,过量吃糖会产生较多热量而导致肥胖,而且还会抑制食欲,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温馨提示】:

孩子断奶后,吃东西时要注意次数,一日三餐再加两餐水果是可以的,但不要让他嘴巴里一直含着东西,一整天吃个不停,因为这样食物的糖分一直滞留在嘴巴,很容易导致蛀牙。另外,进食的时间也要控制,及时让孩子把食物吞咽下去,不要含在嘴巴里不吞咽,以免蛀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并且喜欢吃糖果的原因。蛀牙的祸根是不注意对牙齿的清洁,并且比较喜欢吃甜的食物。
第2个回答  2021-01-15
蛀牙并不是遗传,而是吃了太多的糖果导致的,蛀牙的“祸根”是糖分的摄入,没有及时的刷牙,导致长蛀牙。
第3个回答  2021-01-15
因为孩子不好好刷牙,导致牙齿没有清洁干净,这就是孩子蛀牙最大的祸根。
第4个回答  2021-01-15
因为父母都比较注重口腔卫生,但小孩就没有这个意识,再加上孩子喜欢吃甜食就会有蛀牙。蛀牙的祸根就是爱吃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