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困惑和建议

如题所述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惑:

“看了这么多育儿文章,遇到问题,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书上说的方法挺有效的,为什么到我家孩子,就不管用呢?”

“孩子出现问题就焦虑,管吧,怕对孩子心理有影响;不管吧,形成坏习惯怎么办?”

虽然父母们努力学习着育儿知识,看书、听课一样不少,还不忘加入各种妈妈群,但仍然时常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育儿路上的我们陷入困惑和纠结呢?

其实,《养育的选择》这本书已给出答案——

    常吸收碎片化的知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关注孩子行为层面或某一点的改变,忽视孩子整体的发展。

    套用权威给出的方法,未考虑到自家孩子的独特性。

    有些观点和方法可能本身是错的,不加以辨析和思考,陷入误区。

    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稍有那里表现出大人眼中的“问题”,就焦虑的不行,到处问怎么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4
1、为何成绩差距会越来越大?

很多人疑惑为何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会差的这么多?初中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以后成绩反而越来越差?一些初中不如我的人到了其他学校结果成绩反而比我好,这是为什么?

首先智力发育。人的智力水平与年龄有关,年龄相同的孩子大脑发育情况不完全相同,不同人大脑相同区域发育的程度可能相差很大。例如,同龄的女孩大脑语言功能区发育就要早于男孩,表现上在初中和小学同龄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如女孩好,到了高中以后同龄的男孩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好于女孩子。有研究表明同龄同性别的孩子大脑的功能区发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学段学生之间学习上出现出成绩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学习习惯。统计上看,绝大部分孩子智力水平相差不大,特别聪明的孩子是极少数的,脑功能发育基本相同。统计发现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却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有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对很多事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见到一些现象总想问个为什么。还有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于是常识性知识就积累的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表明常识性知识对接受新知识影响巨大。另外阅读量大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度在同龄人中表现突出,也容易被贴上聪明的标签,被表扬几率就大,自信力就会越来越强,就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还有的孩子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一些事情后总是独立的思考,善于批判性思维,从多方面寻求答案,有的孩子习惯记忆,很多事情总是按照记忆,凭着直觉去做等。因此小的时候养成的良好思维习惯、良好学习兴趣和丰富的阅读量比学科知识更为重要。初中知识相对简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不是很强,简单重复的内容多,很多人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的成绩,但是高中与初中不同,一个人的阅读量储备可能在高中以前表现的不是很重要,但是到了高中以后就不一样了。知识储备越多的人,学习新知识的效率就越高,越到高端的学习阶段可能表现得更加明显。王天舒、栾弘毅就是很好的例证。

再次学习方法。很多同学不会学习,表现上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脱离了老师的指导和引领就不会学习。或者说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知道怎样的进行学习。不进行提前的预习,有预习也是假的预习,在预习的时候没有认真的独立思考,通常是走马观花看看教材而已,有的同学甚至教材都不看,更有甚者教材都不到哪里去了。还有就是不会复习,他们认为复习就是把知识点重新在本子上工整的抄写一遍,没有进行归纳和提升,或者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应该说大部分人在课堂上听课的水平相差不太多,但是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的人相差就很大,这样就会使自己与他人落的越来越远,慢慢的就遗忘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学习又是前后有联系的。就好比现在工业上的产业链一样,有一处断了可能造成整个企业经营出现问题。

最后学习信心。我们发现很多同学自信心不强,不能正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这是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所决定的,不能客观的看待自我。初中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到了高中以后班级里都是各校的佼佼者,目前的评价又是一个常模参照的评价,只能看到自己和其他人位次的变化,没有看到的绝对变化。
第2个回答  2020-09-14
我想,家庭教育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的理念不对。

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结果会比较统一,就是跟孩子无法交流。造成代沟的出现。

我感觉,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因为是家长说的都正确。主动学习之后,才会发现,不仅在知识方面。

所以,理念不对不怕,主动去学去改变,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有希望改变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一些孩子虽然得到了父母物质上的溺爱,却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贫乏。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有何破解良方?

    管吃管穿管不了“心病” “非职业”家长“无证上岗”

  “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学校”,这是王先生的教子经,也是大部分家长认同的教育方法。这些家长认为,做一个好家长,就是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父母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责任,你不仅是孩子的保姆,还是第一任启蒙老师。”因此,她建议家长在嘘寒问暖之外,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建议家长在嘘寒问暖之外,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由于父母没通过培训便在家长这个“职位”上走马上任,以致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些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有些家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良嗜好无能为力。
 还有些家长是因为无法与孩子沟通而发愁。“每天都为了孩子忙乎,可孩子还是对我爱理不理。”家长辛苦,孩子却不领情:“整天只知道问分分分,你最关心的是分,不是你孩子。”甚至有无奈的家长表示:“谁能帮我教育孩子?出多少钱都可以。”

  “替不了”的爹妈“顾不上”的学校 谁来补齐家庭教育短板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青少年时期性格、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又无可替代。

家长不能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及时根据孩子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有些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方法不够科学,而学校又不可能替代家长。”据翟红娟老师介绍,为了解决家长不会教的问题,目前国内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专门为家长传授教育知识。
第3个回答  2020-09-14
我想,家庭教育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的理念不对。

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结果会比较统一,就是跟孩子无法交流。造成代沟的出现。

我感觉,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因为是家长说的都正确。主动学习之后,才会发现,不仅在知识方面。

所以,理念不对不怕,主动去学去改变,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有希望改变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一些孩子虽然得到了父母物质上的溺爱,却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贫乏。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有何破解良方?

    管吃管穿管不了“心病” “非职业”家长“无证上岗”

  “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学校”,这是王先生的教子经,也是大部分家长认同的教育方法。这些家长认为,做一个好家长,就是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翟红娟老师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有失偏颇,她说:“父母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责任,你不仅是孩子的保姆,还是第一任启蒙老师。”因此,她建议家长在嘘寒问暖之外,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由于父母没通过培训便在家长这个“职位”上走马上任,以致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些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林女士的儿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读初中,一个月回家一次。“我现在天天都在担心他,一个人在外面有没有吃饱穿暖?碰到什么困难没有?”为此,林女士每天给儿子打一个电话。

  有些家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良嗜好无能为力。孙女士自认是个失败的妈妈,因为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却连自己的儿子都教育不好。虽然戒网瘾机构鱼龙混杂,但教子无方的她只好病急乱投医,狠心把儿子送进一家戒网瘾机构,希望通过强化体力劳动尽快把这棵长歪了的小“树苗”扶正。

  还有些家长是因为无法与孩子沟通而发愁。“每天都为了孩子忙乎,可孩子还是对我爱理不理。”家长辛苦,孩子却不领情:“整天只知道问分分分,你最关心的是分,不是你孩子。”甚至有无奈的家长表示:“谁能帮我教育孩子?出多少钱都可以。”

  “替不了”的爹妈“顾不上”的学校 谁来补齐家庭教育短板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青少年时期性格、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又无可替代。”石家庄市十五中班主任张丽表示,相同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在性格、交往、学习等多方面表现出较大差距,这跟父母的言谈举止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石家庄市十五中教育处主任张寿明说:“家长不能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及时根据孩子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有些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方法不够科学,而学校又不可能替代家长。”据翟红娟老师介绍,为了解决家长不会教的问题,目前国内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专门为家长传授教育知识。

  翟红娟说,家长学校一般有面授、网上家长学校、广播家长学校、电视家长学校四种形式。有些家长学校还自编了教材,我省的省家长学校组织编写的《家庭教育手册》就是其中较完备的一套。

  是否有必要上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是当前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对此,省家长学校张艳辉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孩子染上坏习惯就像生病一样,刚发现症状时不去医院诊治,等到晚期就难办了。”参加过家长学校的一位家长对笔者说:“以前孩子总和我对着干,我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听老师讲完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后,我试着和他交流了几次,没想到我们爷俩居然能心平气和地谈话了。”据这位家长介绍,在家长学校,能得到教育专家权威指导,听优秀家长介绍经验,还能和其他家长一起讨论好的教育方法,很有针对性。

  成人教育还是义务教育? 家长学校“夹缝求生”

  教学方式形式各异,专业教材针对性强,可家长学校的发展却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乐观。据省家长学校张艳辉介绍,全省有1000万中小学学生家长,但进入家长学校学习的只有1%左右。

  根据相关文件,家长学校是“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小学、幼儿园主办,校务委员会负责家长学校的管理”。属于成人教育机构,却脱胎于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注定家长学校在成人教育和义务教育之间有扯不清的渊源。身份不明,家长学校一“出生”便预示了其尴尬处境。

  “根据义务教育全免政策规定,如果被界定为义务教育性质,那么家长学校绝对不能收一分钱。但实际上,家长学校的学员为家长也就是成年人,理应按照成人教育政策对待。”虽然据有关规定,“家长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下拨外,可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少量的办学经费,同时可筹措社会资金”,但目前资金压力仍让家长学校运营捉襟见肘。据家长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家长学校中的广播和电视部分由省财政拨款,但慈善机构承诺的慈善基金目前还没到位。为了维持运营,学校向每位家长每年收取50元钱,包括一本教材、一年每周发行的家庭教育报、一张网络课堂上网卡和一年8节课。然而就是和成本相当的这50元钱,却引发颇多争议。个别家长抱怨:“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教育不好就是老师的问题,怎么还让我掏钱来学习?”

  专业师资的匮乏也是家庭教育面临的一大瓶颈。家长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类高校中并未设置家庭教育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也多为教育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出身,家庭教育资格认定在国内也尚无统一标准。
第4个回答  2020-09-14
我们做家长的太多的困惑了,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生活统统都会困惑。有时候生活不能事事都如人愿,孩子在身边带着能自身的教导和督促,但是往往都是会被工作所耽误。孩子不在身边带着又怕没人细心的管教,作为家长们确实很多时候会困惑。
建议每个家庭的家长们多沟通多抽出时间的去关注一下孩子,工作不是24小时的,一天中总会有抽得出空闲的时间来关心关心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