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辩论赛一辩开场陈词

辩论话题《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是正方一辩观点 :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利大于弊! 我是辩论菜鸟 请问我该怎样做陈词?谢谢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虽然这句话有些武断,但我们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展变化的关键时刻,政治和经济被提高到以往任何时期都没有的高度,文学乃至文化离社会主题越来越远,人们的内心渐渐荒芜,文学的传承也渐渐荒芜。而部分人的追求文学,往往只是为博取功名。文学进入了功利的怪圈,甚至有些人为了功利而不在乎动机和手段,从而导致了人格力量的萎缩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文学似乎走进了宿命的轮回。 好在,我们还有网络。二十一世纪后期,网络的出现,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这个活动空间包容着我们几乎全部的精神生活,当然也包括文学。 如果我们追述文学的历史,文学首先就是“人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记述着人类的历程;其次文学是文化的一支,即用文字来表现的一种艺术。以现有的技术,文学必须通过某种媒质而传播。最早期的文学是通过人的嘴和耳来传播的,缺点是容易失真;而后出现了甲骨和竹简,但刻起来费力。纸的发明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制作简单,且书写方便,易携带,使得纸迅速成为传播文学的最主要的媒质。左思撰写的《三都赋》,形成了洛阳纸贵这种空前的文学热,除了左思的才气,可谓是纸的功劳。由此可见,作为一种传播媒质,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而网络,恰恰也是一种媒质,当传统的媒质已经为人们的视觉忽视时,网络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气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跟报刊、广播、电视一样,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传播人们的思想、观点和声音。并且,它不是简单的平面,它是立体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它不仅能作为传播文学的载体,而且传播起来更加迅速。从理论上说,只要文学作品一经上网,瞬间就会传遍全球。网络为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最快捷的交流平台和途径。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完全冲破了传统的公开发表机制的桎梏,彻底挣脱了邮寄、投稿、修改、录用等程序,只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供许多人阅读。任何有文学素养的人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展现自己的才华,可以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灵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网络为文学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文学发轫之初,本就是“俗民文化”,从此,文学可以摆脱高高在上的贵族气及对于大部分普通读者来说的一种难度,和因此而留下的局限性,节省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真正地贴近人的心灵。现在只要是印在纸上的文字,几乎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虽说,网络并不是文学传播或流行的唯一途径,而且也会由于路线、设备的原因造成无法登载的弊端,但从总体上来说,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利大于弊。 网络还是自由的空间。自由,是人类一向孜孜以求的境界。裴多菲为了自由,爱情和生命皆可抛弃。而文学是以文字符号作为传输的语言艺术,它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由性,不应该为任何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所束缚。如果我们承认文学就是一种自由,那么,它必定是人性的、非功利的,它是一门艺术而不是赚钱的工具。网络对文学的维护,就是它的自由性。网络不同于平面媒质,它开放于任何人,只要不触犯法律,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文学作品,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不靠关系和权威,不需经过传统的审查,它不是八股,也没有口号,它甚至并不需要稿酬的代价,有时候,它只是一种宣泄而已。它是率性而为的结果,没有人为障碍,它大多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它更符合文学的自由精神和非功利精神。 也正是这样的自由写作、自由发表、自由交流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如果我们假设每10000个写手中,能产生一名作家,那么,网络形成的全民皆写手的局面,为未来作家提供了摇篮。虽然这样庞大的人群的创作难免良莠不齐,但其中不乏蕴藏的真正的精品,文学从来都来自于大众。由此,我们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利大于弊。 网络更是平等的空间。平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文学也一样。传统的报刊一直遵循这样一个信条:只要这个人成名了,那么他所有未被刊用的作品都是精品,这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悖论,要么以前的编辑都有眼无珠,要么现在的编辑有珠无眼。在传统编辑的眼里,作家和平民压根是不平等的。但是,文学之所以为“人学”,首先它是人民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少数精英创造的,其次它基于平等的人性。网络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的最大好处是提供了这种极其平等的交流空间。无论贵为作家,还是作为草根写手,都可以平等地在这个空间发表作品,都可以平等地批评别人或接受批评,连创作欲望都是平等的。这是传统的报刊尤其是文学刊物都无法做到的。对于文学来说这是一场表现手段和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将几何级地扩大写手的范围,丰富文学的表现力,使得文学经历衰退之后获得新的生命。平等产生的文学,应该是真正的文学。当然,平等的后果是通俗,但通俗文学我们不得不认为也是文学。据此,网络对文学的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 网络这种媒质,还产生了一种文学形式,即“网络文学”,虽然它的主题比较狭隘,无外乎网恋和武侠,因为每天在网络上发生的事情也只有打游戏、搞网恋,但“网络文学”毕竟也是文学的一种补充形式,这种形式现在还很弱小,但具有很强的张力,必会通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摆脱无聊、庸俗、颓废而成长起来。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等网络作家,在网络上成名,又走到网下,为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网络促进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人对文学在网络上大行其道比较悲观,认为网络的平民化和低俗化会引起文学的没落,数字化的虚拟性减低了文学的真实性。其实,这种情绪大可不必,拿网络发展的短短几十年跟公元105年纸发明以来的约2000年相比,网络给我们的远远超过纸张给我们的,网络带来的文学革命,远远超过纸张所带来的。这是事实,我们也应该相信。 诚如反方辩友所述,网络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在当前情况下存在局限和缺陷是明显的事实,但权衡利弊,利大于弊也是明显的事实。任何新生事物在出现之初都不会是完善的,它必定通过不断地发展、更新而更加全面、完整。网络虽然只是文学发展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是革命性的。大量文学网站的涌现,诸如“榕树下”、“红袖添香”等等,都是促进文学发展的有力途径。博客的出现,更为文学的发展提供着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王朔说,“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自我的机会,使每一个才子都不会被埋没,今后的伟大作家就将出在这其中。” 这话很有道理,因为,网络把文学还给了人民。 基于以上理由,我强调一下,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必定利大于弊。陈述完毕,谢谢各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8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利大于弊!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网络这个平台会使我们的眼界开阔,而不是每天在书本上盲目的找知识,生命是有限的,网络对我们来说是必需品
相似回答